[发明专利]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作为谐波源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3764.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相;刘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确定性 分布式 电源 作为 谐波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作为谐波源的建模方法,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出力不确定性模型建立
(1)对于某一特定光伏安装地点,预测未来24小时光伏安装处的大气层外光照强度,得到24小时的大气层外光照强度变化情况;
(2)根据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及大气层外光照强的得到一天的光照强度变化区间,用区间数表示为式中P(GT)、分别为光照强度的上下限;
(3)由光伏功率输出函数计算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的变化区间,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计算函数为PPV=ηAPVGT[1-0.005(Ta+CGT-25)],
式中,η为光伏阵列的光电转换效率,%;
APV为光伏阵列面积,m2;
GT为光照强度,kW/m2;
Ta为环境温度,℃;
C为一系数,通常取值为0.03;
(4)通过区间数与仿射数之间的转换,将光伏出力变化区间变为仿射形式
式中εPV为转换过程引入的噪声元标记;
第二部分,风力发电系统出力不确定性模型建立:
(1)预测未来24小时的风速数据,得到未来24小时的风速变化数据;
(2)以一定时间间隔计算此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风速;
(3)统计每个时间间隔内大于平均风速的风速数据和小于平均风速的风速数据,分别得到其平均值,以此作为每个时间间隔内平均风速的上界和下界VT,得到每个时间间隔内平均风速的变化区间,用区间数表示为
(4)由风机的风速-功率函数,得到风机出力在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变化区间风机发电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是PW=0.5ρAV3CP,
式中ρ为空气密度,kg/m3;
A为风机旋转风轮的半径,m;
V为风速,m/s;
CP为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
(5)通过区间数与仿射数之间的转换,将风机出力变化区间变为仿射形式
式中εWTG为转换过程引入的噪声元标记;
第三部分,计及不确定性的谐波源恒流源模型建立:
(1)按照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机发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出力和的建模方式,可以将光伏、风机并网节点的节点注入功率统一表示成不确定量的形式:
式中为节点j第i相负荷值,i=a,b,c;
为节点j第i相的额定功率;
为节点j第i相的噪声元;
为噪声元系数;
(2)经三相基波潮流仿射算法计算,求得各节点电压值进而求取非线性负荷节点的电流值:
式中为节点j第i相的注入电流值;
为节点j第i相的电压值;
(3)根据基波电流值和谐波源典型频谱,求取各次谐波电流的幅值和相角,从而得到谐波源的恒流源不确定性模型:
式中I1-spectrum为基波电流幅值;
Ih-spectrum为第h次谐波电流幅值;
为节点j第i相的基波电流相角值;
θ1-spectrum为基波相角值;
θh-spectrum为第h次谐波相角值;
为节点j第i相第h次谐波电流的相角值;
|·|为复仿射数模值求取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7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