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4427.9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云;陈晞;王晓丰;黄琳雁;吕友杰;宋雯雯;李凯嵘;陈佳欣;蔡胜;卜京;殷明慧;姚娟;邹云;蔡晨晓;张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机组 冷热 启动 间隙 负荷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基于偏好策略根据机组冷热启动状态选择待恢复负荷,建立停电电网负荷恢复模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获得负荷恢复方案。该方法主要包括:1、根据机组冷热启动状态及负荷节点的位置建立各负荷节点的分级知识库;2、基于定性偏好描述语言和负荷点的分级知识库确定选择待恢复负荷点的偏好策略;3、建立负荷恢复优化模型;4、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得到负荷恢复方案。本发明充分利用机组冷热启动间隙恢复机组启动线路上及周边的负荷,既避免了由于投入新的线路增加负荷恢复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负荷恢复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负荷恢复是停电电网的恢复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既是电网恢复的目的又是保证恢复过程稳定的重要手段,网架重构阶段利用已恢复机组启动待恢复机组的过程中,负荷恢复方案会影响到已恢复机组的并网时间和出力大小,从而影响网架重构的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网架重构过程中的负荷恢复,以确保网架重构的顺利进行,逐步恢复整个系统。国内外学者针对负荷恢复优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有负荷恢复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网架重构后的负荷恢复阶段,该阶段与网架重构阶段的不同在于不存在待恢复机组的不断投运,其恢复目标即为满足安全约束下最优负荷恢复,而网架重构阶段机组不断并网、已恢复系统不断扩大,这些优化策略不能直接应用。
针对网架重构阶段的负荷恢复,现有的策略都是全面恢复负荷,但是这种情况下负荷的恢复需要投入新的线路,从而增加负荷恢复的时间。在网架重构过程中,负荷恢复增加的时间可能会影响电源的恢复,从而影响网架重构的效率。因此本发明考虑网架重构阶段机组的启动状态,当机组启动无需等待时仅启动线路上和已恢复系统内的负荷,当机组处于冷热启动间隙时,额外启动与恢复路径相邻的线路上的负荷,既避免了恢复时间的增加,又增加的负荷恢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机组冷热启动状态及负荷节点的位置建立各负荷节点的分级知识库;
步骤2,基于定性偏好描述语言和步骤1所得的负荷点的分级知识库确定选择待恢复负荷点的偏好策略;
步骤3,基于步骤2得到的负荷偏好选择策略建立负荷恢复优化模型;
步骤4,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步骤3得到的负荷恢复优化模型,确定负荷恢复方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因为额外线路的启动增加系统恢复的时间,影响其余机组的恢复,同时可以增加一定的负荷恢复量;2)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停电系统的负荷恢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流程图。
图2为人工蜂群算法求解模型流程图。
图3为10机39节点系统拓扑图。
图4为两种方法负荷恢复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考虑机组冷热启动间隙的负荷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机组冷热启动状态及负荷节点的位置建立各负荷节点的分级知识库,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4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玫瑰马克杯(TC‑5118)
- 下一篇: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