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4820.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 |
主分类号: | G06Q20/20 | 分类号: | G06Q20/20;G06Q20/32;G07C9/00;G06K19/06;G06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售系统 重量变化信号 远程服务器 支付成功 承重台 电控门 服务器 发送 出口 开门指令 人力成本 无人值守 开门 购物 购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本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商品承重台、入口电控门和出口电控门。所述方法中,远程服务器生成并发送支付成功信号,商品承重台生成并发送商品重量变化信号,本地服务器根据支付成功信号、出口开门请求和商品重量变化信号生成出口开门指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商店无人值守,供消费者自行购物与支付,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购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零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物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零售行业正在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希望获得更多的自助式选择体验,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商家而言,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
因此,自助式零售系统逐渐发展。现有的自助零售主要是通过自动贩卖机实现的,但自动贩卖机存在商品种类较少等不足,和传统的实体商店购物体验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实体商店又存在排队较长、支付较慢的问题,依然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且日益高昂的人力成本开销也是商家面临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实体商店购物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无人值守,同时减少消费者排队时间,提高购物效率与体验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和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商品承重台、入口电控门和出口电控门,
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入口开门请求,根据所述入口开门请求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时生成身份确认信号,并将所述身份确认信号发送至所述本地服务器;其中,所述入口开门请求为所述客户端扫描所述入口电控门上的入口二维码生成;
所述本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身份确认信号生成入口开门指令,并将所述入口开门指令发送至所述入口电控门;
所述入口电控门,用于根据所述入口开门指令执行开门动作;
所述商品承重台,其用于承放商品,且所述商品承重台表面设置有所承放商品的商品二维码,当所承放商品被取下时,生成商品重量变化信号,并将所述商品重量变化信号发送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所述本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商品重量变化信号生成支付提醒信息,并将所述支付提醒信息发送至所述商品承重台进行显示;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支付请求,根据所述支付请求进行商品支付,在支付成功时生成支付成功信号,并将所述支付成功信号发送至所述本地服务器和所述客户端;其中,所述支付请求为所述客户端通过扫描所述商品承重台上的所述商品二维码生成;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出口开门请求,并将所述出口开门请求发送至所述本地服务器;其中,所述出口开门请求为所述客户端扫描所述出口电控门上的出口二维码生成;
所述本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成功信号、所述出口开门请求和所述商品重量变化信号生成出口开门指令,并将所述出口开门指令发送至所述出口电控门;
所述出口电控门,其用于根据所述出口开门指令执行开门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消费者可以持移动客户端通过扫码完成进店、购物和出店的流程,通过商品承重台上的商品重量变化信号判断商品是否被取下,并通过相应支付信号和商品重量变化信号判断被取下商品是否已支付,不需要在收营台再排队支付。提高了购物效率与支付速度,同时商店也不需要人员值守,降低了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商品自身重量的自助零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未经李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4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