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芡实破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5019.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莲;汪岳林;张汆;葛元月;程思;符真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芡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芡实破壳装置,包括机架、料斗、清籽器、上取籽板、下取籽板、工作台、推籽器和挡块,所述料斗内设置清籽器,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上取籽板,所述上取籽板上设置有多个上通孔;所述下取籽板上设置有与多个上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下通孔,每个上通孔与对应的下通孔之间通过一个取籽管相连接;工作台上端面开有与多个下通孔相对应的多个长槽,长槽底部设置有一个凹坑,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籽器的多个顶杆沿着长槽来回移动,从而将位于凹坑内的芡实籽粒向后推向挡块,在顶杆和挡块的挤压下实现芡实籽粒的破壳作业。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实现芡实籽粒的机械化破壳,满足对芡实籽粒破壳质量及技术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芡实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人工种植芡实的历史悠久,且分布较广,多分布栽培于湖泊、池塘和滩地,目前主产区包括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芡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是传统的农业出口商品。由于芡实果实为浆果,种皮较硬,种子外披一层坚硬的种皮,这些特性使其种子的取出和剥壳很难实现机械化。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专用脱壳机械,各地芡实生产、加工主要以人工脱壳为主,虽可得到较完整的芡实,但是生产效率很低,这直接限制了芡实的生产规模和效益,致使适种芡实的地区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大面积种植,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对芡实的迫切需求。芡实作为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芡实的剥壳已成为影响其质量和深加工的瓶颈问题。要大力发展芡实产业,就必须突破芡实机械加工的瓶颈,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使芡实产业化经营有可依托的技术与机具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芡实破壳装置,以实现芡实籽粒的机械化破壳,满足对芡实籽粒破壳质量及技术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芡实破壳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料斗、清籽器、上取籽板、下取籽板、工作台、推籽器和挡块,
所述料斗安装在机架上方,所述料斗内设置清籽器,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上取籽板,所述上取籽板上设置有排成一排的多个上通孔,通过所述清籽器将料斗内的芡实籽粒单粒顺次送入上取籽板的上通孔内;
所述下取籽板、工作台和挡块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取籽板位于所述上取籽板正下方,所述下取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取籽板的多个上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下通孔,每个上通孔与对应的下通孔之间通过一个取籽管相连接;
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下取籽板正下方,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开有与下取籽板上的多个下通孔相对应的多个长槽,所述长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个长槽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均仅能允许单粒芡实籽粒通过,每个长槽底部设置有一个凹坑,所述凹坑的位置位于对应的下通孔正下方,由所述下通孔下来的芡实籽粒直接落入对应长槽的凹坑内,且每个凹坑内仅能容纳单粒芡实籽粒;
所述推籽器包括一个顶杆连板及设置于所述顶杆连板上的多个顶杆,所述多个顶杆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多个长槽内且能沿着对应的长槽来回移动,所述工作台后方设置有挡块,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籽器的多个顶杆沿着长槽来回移动,从而将位于凹坑内的芡实籽粒向后推向挡块,在顶杆和挡块的挤压下实现芡实籽粒的破壳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芡实籽粒去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松子开口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