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该材料制品减磨性能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35022.7 申请日: 2017-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7189423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7
发明(设计)人: 王剑磊;陆进;李榕;温娇婷 申请(专利权)人: 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7/06 分类号: C08L77/06;C08L77/02;C08L55/02;C08L23/08;C08L57/02;C08K3/08;C08K5/5435;C08K5/5425;B29B13/10;B29B9/06;B29C48/92
代理公司: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代理人: 傅崇安
地址: 350400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北***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fdm 打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增强 制品 性能
【说明书】:

发明为一种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该材料制品减磨性能的方法,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是一种以巴氏合金粉末、热塑性树脂为主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组合物中的各组分混合;混合方式优选通过高速混合机充分混合5~30分钟;2)将步骤1)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塑化,并通过切粒机造粒;增强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制件减磨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制备形成3D打印制件;2)将步骤1)的3D打印制件放入电磁感应加热炉中,使得巴氏合金熔融去填充制件内部的空隙。该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具有减磨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该材料制品减磨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e,RP)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是服务于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的一种关键技术。它对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技术自问世以来,逐渐在世界各国的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由此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主要被应用于产品原型、模具制造以及艺术创作、珠宝制作等领域,用于替代这些领域的一些传统的精加工工艺。另外,3D打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建筑、服装等领域,为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目前,3D打印成型方式主要包括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Selective LaserSintering,SLS)、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分层实体成型(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等技术,其中FDM发展最快。

FDM是指丝状热塑性材料由送丝机构送进喷头,在喷头中加热到熔融态,经喷嘴挤出。熔融态的丝状材料被挤压出来,按照三维软件的分层数据控制的路径挤压并在指定的位置凝固成型,逐层沉积凝固,最后形成整个三维产品。FDM的操作环境干净、安全,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不产生垃圾,因此大大拓宽了操作场合。其所用原材料以卷轴丝的形式提供,易于搬运和快速更换。然而,现阶段FDM成型方式存在一些本质上的缺陷,因此目前FDM应用范围被大大限制,主要集中在工艺品和手办等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该材料制品减磨性能的方法,该3D打印材料具有减磨特性,极大地拓展了FDM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FDM 3D打印的减磨材料,按重量比计,它包括如下组分:巴氏合金粉末40-80份、热塑性树脂20-60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如下组分:增韧剂1~10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如下组分:增粘剂2~10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如下组分:抗氧剂0.5~1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如下组分:表面活性剂0.5~1重量份。

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优选用量为25-55重量份,更优选25-45重量份;例如可以是28重量份、30重量份或40重量份。

其中,所述巴氏合金粉末的优选用量为40-70重量份,更优选45-65重量份,例如可以是46重量份、58重量份或62重量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巴氏合金粉末为含稀土元素的合金粉末。

其中,所述增韧剂的优选用量为3~5重量份。

其中,所述增粘剂的优选用量为7~9重量份,更优选8~8.5重量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平潭综合实验区启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