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6134.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4;F24F3/16;F24F11/00;F24F11/02;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净化 空气 建筑 通风 系统 | ||
1.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1)、净化装置(2)、楼道气管(3)、室内进气管(4)和室内排气扇(5);所述的进风管(1)位于建筑物底部,通过吸送风机(101)与外界相通;所述的室内进气管(4)位于房屋内侧;所述的室内排气扇(5)位于房屋外侧并与外界相通;所述的楼道气管(3)的顶部设有与外界相连的楼顶排风扇(6);
所述的净化装置(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池净化单元(7)、活性炭过滤单元(8)和空气优化单元(9);所述水池净化单元(7)设有净化池(10),所述进风管(1)的出风管口(101)通入净化池(10)的底部;所述净化池(10)的顶部设有水池净化单元出风口(701),水池净化单元出风口(701)与活性炭吸附单元(8)底部的第一进风口(801)相连;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单元(8)为活性炭吸附层,其顶部的第一出风口(802)与所述空气优化单元(9)的第二进风口(901)连接;所述空气优化单元(9)的第二出风口(902)与楼道气管(3)相连;
所述的空气优化单元(9)包括:空气检测器(11)、紫外杀菌器(12)、负离子发生器 (13)、制氧器(14)及CPU控制器;所述的空气检测器(11)与CPU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CPU控制器分别与紫外杀菌器(12)、负离子发生器(13)及制氧器(14)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池(10)包括:碱水池(15)、酸水池(16)及清水池(17);所述进风管(1)的出风管口(101)通入碱水池(15)的底部;所述的碱水池(15)的顶部设有碱水池出风口管道(1501);所述的碱水池出风口管道(1501)的第三出风口(1502)通入酸水池(16)的底部;所述的酸水池(16)的顶部设有酸水池出风口管道(1601);所述的酸水池出风口管道(1601)的第四出风口(1602)通入清水池(17)的底部;所述的清水池(17)顶部设有水池净化单元出风口(7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池(10)设有超声波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进风管道(4)分别设有: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和电磁阀开关;所述的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器和电磁阀开关分别与CPU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净化器出风口(701)设有吸水海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1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排湿桑拿间
- 下一篇:一种续航持久性便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