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除尘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6647.5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岑艺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美净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1 | 分类号: | B03C3/41;B03C3/4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除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收有用尘粒。目前,市场现有的带高压静电的空气净化器,其在使用过程中因其高压放电电离空气,结果产生的副产物是臭氧,众所周知,如果空间内臭氧浓度超标,这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以致出现众多健康的问题出现,这成为世界众多高压静电场生产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使用带高压静电净化器用户所顾忌的主要问题,直至今天,市场上美国,欧洲,日本等已使用高压静电技术比较早的厂商还没有解决这问题,中国的静电场厂家从模仿起家更是研究甚少,他们所使用的手段只是在静电场的后一级附加臭氧滤层,这在滤层失效时会产生严重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操作简单,而且能实时分解臭氧的静电除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分解臭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没有或臭氧产生极低的静电除尘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静电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一高压静电场一的气体输出端加设一与其电场方向相反的高压静电场二,使在高压静电场一电离的气体所产生的臭氧在通过方向相反的高压静电场二时,臭氧再次被高压电离分解成氧分子及氧原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高压静电场一与高压静电场二背靠背的连结在一起,使得两个高压静电场的高压电离丝或放电针或放电尖刺的两个迎风口是相反的,通过更改高压静电场一与高压静电场二的导电连接片,使其在工作状态时所有的工作数据是一致的。
进一步地,高压静电场一与高压静电场二的高压放电连接片用高压线连接起来,同时吸附板也用高压线连接起来。
一种静电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及其内设置的产生高压静电场一的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一、产生与高压静电场一的电场方向相反的高压静电场二的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二,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二设置在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一的气体输出端,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一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片、第一负极连接片、连接于第一正极连接片、第一负极连接片之间的多片集尘吸附板一和静电高压板一,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二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片、第二负极连接片、连接于第二正极连接片、第二负极连接片之间的多片集尘吸附板二和静电高压板二,第一正极连接片与第二正极连接片之间连接有正高压连接件,第二负极连接片与第二负极连接片之间连接有负高压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多片集尘吸附板一以及集尘吸附板二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集尘吸附板一之间有间隔一,每两片集尘吸附板一之间的间隔一内设置一块静电高压板一;相邻两集尘吸附板二之间有间隔二,每两片集尘吸附板二之间的间隔二内设置一块静电高压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两片集尘吸附板之间设置有高压电离钨丝。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与电离钨丝拉挂弹片,电离钨丝的两端分别挂接于两侧电离钨丝拉挂弹片上。
进一步地,第一负极连接片与第一正极连接片背靠背设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在一高压静电场一的气体输出端加设一与其电场方向相反的高压静电场二,使第一个电场电离空气所产生的臭氧在通过方向相反的第二个高压电场时,臭氧再次被高压电离丝电离而分解成氧分子及氧原子,因为有了两个电场的结合,吸附通道的加长而使吸附尘粒的时间和过程加长,因而吸尘效果比单个高压电场有倍数的增长,实现高压静电除尘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没有或臭氧产生极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高压静电净化集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美净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美净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