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用引流搅拌一体式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6659.8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航;王晓茹;吕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红金天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引流 搅拌 体式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引流搅拌一体式实验装置,包括试样瓶、第一瓶塞、第二瓶塞和引流棒,第一瓶塞可拆卸的设置于试样瓶的瓶口,第一瓶塞为具有中空的通孔的环形结构,第一瓶塞的内壁为锥形,而瓶塞的外壁与第一瓶塞的内壁螺纹配合;第二瓶塞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第二瓶塞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进料口,第二瓶塞的远离设置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进料口,引流棒的一端铰接于围成进料口的内壁,另一端从第二通孔伸出,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推拉件,推拉件的靠近第一瓶塞的内壁的表面与第一瓶塞配合,推拉件用于推动引流棒旋转,该装置科学合理,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关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引流搅拌一体式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化学实验课上,教师需要对所讲内容进行课堂演示,不但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各种化学反应原理,授课效果好,但是目前教师在使用试管对多种不同试剂进行混合配比时,由于操作的原因易出现手抖导致试液不是从试样瓶内壁缓缓流入试样瓶,而是直接从引流棒的末端滴入试样瓶,对于很多放热反应,极易引发危险,同时不便于教师准确掌握试剂倾倒量,给教师的演示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引流搅拌一体式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学用引流搅拌一体式实验装置,包括试样瓶、第一瓶塞、第二瓶塞和引流棒,所述第一瓶塞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样瓶的瓶口,所述第一瓶塞为具有中空的通孔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瓶塞的内壁为锥形,所述第二瓶塞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瓶塞的内壁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瓶塞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二瓶塞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瓶塞的远离设置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进料口,所述引流棒的一端铰接于围成所述进料口的内壁,另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的靠近所述第一瓶塞的内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瓶塞配合,所述推拉件用于推动所述引流棒旋转。
优选的,所述引流棒的外壁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进料口内。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的深度从靠近铰轴的一端至远离铰轴的一端逐渐变浅。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远离所述进料口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引流棒配合的液槽,所述液槽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拉件包括弹簧以及依次连接的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和所述杆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杆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的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部外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
优选的,所述推拉件的靠近所述引流棒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引流棒配合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沿靠近铰轴的一端至远离铰轴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进料口的轴线。
优选的,还包括磁子,所述磁子设置于所述试样瓶内并用于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通过在试样瓶的瓶塞上设置一体式的引流棒,在做液体引流实验时,只需将第二瓶塞旋入第一瓶塞内,在旋入的过程中,引流棒受到推拉件的推动旋转并逐渐倾斜,最终与试样瓶的内壁抵靠,其后操作人员只选往引流棒上倾倒试液即可,操作更加简便,避免出现手抖导致液体不经试样瓶壁直接滴入试样瓶的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红金天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红金天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为透析设备供给透析液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人工肺系统及其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