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断路器合闸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7669.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梓杰;任书锋;罗兆瑞;钟泽杉;郭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顾天乐;王毓理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断路器 合闸 传动 机构 | ||
一种断路器技术领域的真空断路器合闸传动机构,包括:主轴连杆、拐臂、传动轴、曲柄、导向槽、动触头连杆、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主轴连杆与拐臂铰接,拐臂上设有拐臂轴孔,拐臂轴孔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设置在机架的轴孔内,传动轴另一端与曲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曲柄的顶端设置在导向槽内,动触头连杆设置于导向槽上方,动触头连杆上活动设置限位轴套,动触头连杆顶部设有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设置。本发明能够解决合闸弹跳问题,具有可靠性高、传动平稳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断路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真空断路器合闸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合闸传动机构连接操动机构与真空泡,将操动机构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真空泡动触头的直线运动。随着真空断路器的迅速发展,对真空断路器的合闸弹跳时间要求越来越高,配套操动机构的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但是由于合闸传动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合闸弹跳问题仍然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真空断路器合闸传动机构,能够解决合闸弹跳问题,具有可靠性高、传动平稳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主轴连杆、拐臂、传动轴、曲柄、导向槽、动触头连杆、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主轴连杆与拐臂铰接,拐臂上设有拐臂轴孔,拐臂轴孔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设置在机架的轴孔内,传动轴另一端与曲柄的末端固定连接,曲柄的顶端设置在导向槽内,动触头连杆设置于导向槽上方,动触头连杆上活动设置限位轴套,动触头连杆顶部设有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设置。
所述的限位轴套与机架固定连接且限制动触头连杆为上下运动。
所述的导向槽包括直线槽部分和圆弧槽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槽首尾两端封闭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轴两端均设有六方轴孔花键,与拐臂轴孔和曲柄相连。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曲柄在竖直位置时真空断路器合闸,合闸时动触头速度为零,避免动、静触头相互碰撞,消除了合闸弹跳现象,同时针对曲柄的惯性运动设置导向圆弧,保证了合闸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进行合闸操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合闸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与输出曲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轴连杆1、拐臂2、机架3、曲柄4、导向槽5、动触头连杆6、限位轴套7、静触头8、传动轴9、输出曲柄10、动触头11;
图5为实施例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轴连杆1、拐臂2、传动轴9、曲柄4、导向槽5、动触头连杆6、动触头11和静触头8,其中:主轴连杆1与拐臂2铰接,拐臂2上设有拐臂轴孔,拐臂轴孔与传动轴9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9设置在机架3的轴承孔内,传动轴9另一端与曲柄4末端固定连接,曲柄4顶端设置在导向槽5内,动触头连杆6设置于导向槽5上方,动触头连杆6套设有限位轴套7且顶部设有动触头11,动触头11与静触头8对应设置;
所述的导向槽5包括直线槽部分和圆弧槽部分,其中:圆弧槽部分的圆心位于曲柄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7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相控永磁真空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