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的初步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552.7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辉;徐双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B24B19/00;B24B41/06;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初步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初步识别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金属材料识别方法的精度及效率均较低的问题。本识别装置包括平台,平台的前端转动设置有砂轮,平台上设置有能够带动该砂轮转动的驱动源一;砂轮的上方具有用于夹持金属材料的夹具,夹具通过驱动源二设置于平台上,驱动源二能够带动夹具朝向砂轮移动,使夹具上的金属材料能够与砂轮相接触;平台上设置有供金属材料与砂轮接触时产生的火花通过的通道,通道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对火花进行摄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连接有能够识别火花类型的图像识别系统。本发明可精确、快速地对金属材料进行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初步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来源丰富,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材料,常用以制造机械设备、工具、模具,并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金属材料大致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钢和铸铁;有色金属是指黑色以外的金属及其合金,如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目前在辨别金属种类时,通常采用金相分析的方法,而金相分析的步骤较为繁琐,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选择取样部位及检测面;
2、镶嵌;
3、试样粗磨;
4、试样精磨;
5、试样抛光;
6、试样腐蚀。
从上述步骤可知,金相分析步骤繁琐,花费时间长,且对于已经成型的工件而言,已不再适合用取样、腐蚀等方法,因为其对工件的磨损太大,基本上都会导致工件报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选用钢的火花试验的方法,即根据钢件在砂轮机上磨削出火花的特征推定或鉴别具体钢种。如图1所示,火花流线为钢件磨削时,高温熔融状的钢铁屑末从砂轮上直接飞射出来形成的趋于直线状的光亮轨迹。爆花为钢件磨削时,熔融态钢屑末在飞射中被强烈氧化爆裂而成。组成爆花的每一根细小流线称为芒线。在芒线之间可见有点状似花粉分布的亮点,称为花粉。
然而,现有技术中,工人通常都是利用经验,凭借肉眼对火花进行观察,且打磨时的力度也难以控制,因此,直接影响对于钢种的辨别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材料的初步识别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成型工件的材料类型识别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属材料的初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前端转动设置有砂轮,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能够带动该砂轮转动的驱动源一;所述砂轮的上方具有用于夹持金属材料的夹具,所述夹具通过驱动源二设置于平台上,所述驱动源二能够带动所述夹具朝向砂轮移动,使夹具上的金属材料能够与所述砂轮相接触;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供金属材料与砂轮接触时产生的火花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对火花进行摄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连接有能够识别火花类型的图像识别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初步识别装置在使用时,可将金属材料放置于夹具上,启动驱动源一带动砂轮转动,再通过驱动源二带动夹具向砂轮靠近,对金属材料进行研磨,接着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对火花进行各方面的拍摄,并将该图像输送至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即可快速得出准确的材料种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识别装置不需要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可极大地提高识别精度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多管组空调
- 下一篇:代码编译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