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8640.7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冬;韩华春;李强;柳丹;姚虹春;陈然;曹潇;许海清;黄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大规模 接入 分布式 远程 数据 采集 系统 架构 方法 | ||
1.一种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集服务端IP地址固定,就地采集终端通过配置传输规则与采集服务端进行通信,传输规则采用基于Webservice的传输方法,通过配置传输参数完成正常数据上送、补传数据和对时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就地采集终端将光伏电站内基于“点号+数据”的设备运行信息,转换成为基于JSON的模型数据,模型数据包括电站总体信息模型和发电单元信息模型两个JSON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站总体信息模型主要描述电站并网点、发电量、环境和发电单元个数数据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电单元信息模型主要描述发电单元内部变压器、逆变器和汇流箱的数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transactionID的定义来区分不同光伏电站不同就地采集终端传输的模型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就地采集终端通过Internet连接采集服务端传输数据时,当与Internet连接中断时,按照“时间断面点+电站ID+设备ID”的数据标识进行本地存储,待Internet连接恢复后,经外网网络连接后重新传输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就地采集终端正常采集数据时调用正常数据上送服务上传数据;夜晚调用补传数据服务补传白天未能正确传送的数据;正常上送数据的同时,就地采集终端同时调用对时服务使其时间与采集服务端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数据上传服务时,就地采集终端响应数据采集终端上传数据的请求,采集服务端校核数据具备完整性时将数据入库,并返回存储成功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补传数据服务时,就地采集终端发送数据补传申请,采集服务端返回对应光伏电站未正确存储数据的时间戳即时间断面,就地采集终端获取补传信息后调用正常数据上传服务上传对应失败时间戳的模型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大规模接入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时服务用于统一就地采集终端的时间信息:采集服务端响应就地采集终端对时的请求,发送正确的时间信息至就地采集终端,就地采集终端根据返回的时间信息修改本地时间,使时间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6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