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约型CT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8651.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孝大宇;郭洋;李珠峰;刘栋;杨超然;苑薿木;滕月阳;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约 ct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约型CT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之后经过图像重建得到CT扫描图像。
传统的CT成像系统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扫描系统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2.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将CT重建得到的图像保存到硬盘、光盘等常见存储介质中。
现如今CT检查已成为现代医疗诊断制定手术方案等过程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医疗检查设备,优质快速的CT成像系统有助于正确精准快速的医疗诊断。但目前的CT成像系统通常庞大且操作繁琐复杂,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进行CT系统的操作,并且对于不同厂商生产制造的CT成像系统在操作方法上会存在一些差异,需要厂商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讲解与指导,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培训阶段消耗如此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使医院与厂商的投入成本很高。
在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一般需先根据被扫描人员与被扫描部位的具体特征设置管电压与管电流,如根据不同的检测人群,在进行CT扫描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等参数,来控制X射线的剂量与照射时间等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减少X射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因儿童、老人等身体较弱的人群在进行CT扫描时,相较正常成年人需适当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参数来控制X射线剂量。具体设置数据由计算机输入扫描系统来控制放出X射线的性质,然后操作CT设备进行扫描,扫描得到的投影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进行图像重建、显示与存储等操作,可见,现有的CT系统较为复杂,不仅设备复杂庞大难以移动,而且操作繁琐、复杂,必须专人进行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图。
现有的CT成像系统是用于全身各部位扫描,需要将整个床板进入扫描腔进行扫描,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较大,即使是需要扫描身体的局部,也需要整个身体进入扫描腔才能获得扫描结果,且设备只能是固定设置,只能用于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检查,不方便使用。
现有中国专利CN204246147U中提出了一种手术室CT机,在手术室使用的CT机,将传统CT系统小型化使其适应手术室的环境,但操作时进行的操作过程仍然比较繁琐,仍需逐步进行扫描参数设置、控制设备进行扫描、图像重建与存储等操作,操作步骤仍然很多。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简约型CT成像系统,其适用于头颅的扫描,系统小型化可移动化,并简化操作,将扫描参数设置、扫描控制、图像重建与存储等操作集成与一次操作当中,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提高效率,降低操作CT系统前所需的培训时间,为广大医疗工作人员提供便利。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简约型CT成像系统,包括头颅CT机壳、头颅扫描腔、伺服电机、探测器、X射线高压球管、采集控制系统和触摸显示屏;其中,所述头颅扫描腔的大小与人的头颅相互匹配,其垂直内嵌于所述头颅CT机壳内、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头颅CT机壳的内壁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金属臂连接并控制所述探测器和X射线高压球管;所述探测器和X射线高压球管与所述头颅扫描腔相互匹配,用于对所述头颅扫描腔的扫描和X射线照射,所述采集控制系统设于所述头颅CT机壳的内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触摸显示屏,用于控制扫描参数并存储扫描后的数据,所述触摸显示屏设于所述头颅CT机壳的一侧面。
一种简约型CT成像系统,优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屏显示并一键化设置CT扫描时的扫描模式,所述一键化设置将参数设置、扫描、重建、存储集成于一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