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724.0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邵光成;陶双骏;尚林鑫;崔金涛;朱韵峤;王小军;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丘陵 塘坝 拦土沉砂降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包括汇流区、降污区和塘坝区;所述汇流区、降污区和塘坝区由外向内依次根据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布置。本发明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各结构分工明确,施工简单,适用于丘陵区,解决了丘陵区汇流路径短、流速大的问题,同时利用挡墙及栏污栅对水流进行减速、过滤,再结合阶梯内的植物生态系统对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进行吸收净化,从而保证了塘坝内水质的健康,减少了污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生态净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集约化程度快速增高,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安全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尽管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认识和治理能力越来越强,但农田养分的投入和农田土壤养分的积累及流失量却在不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负荷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资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源污染所造成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在山区丘陵区,小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鉴于小流域的特性,整个集流面内的山坡的径流,房屋、禾场等硬地面的径流及稻田暴雨时的排水都会集中汇集到下游的塘坝或者湖泊中,加上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变化较大,雨水汇流速度大、强度高,将上游的泥沙夹杂污染物一同带入塘坝中,造成塘坝淤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汇流雨水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轻塘坝自净的负担。但是山区丘陵区地势复杂且地形坡度变化大,导致水流汇集时间短、汇流流速大、流径短,携带的泥沙等污染物含量高。由于没有像平原地区那样有较长距离的沉降河道(水道),适用于平原区的一些治理方法在丘陵区限于区域条件无法适用,因此需要专门针对丘陵区塘坝淤积及水体污染的问题提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丘陵区汇流路径短、汇流流速大、泥沙含量高等问题,本发明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丘陵区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包括汇流区、降污区和塘坝区;所述汇流区、降污区和塘坝区由外向内依次根据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布置。
工作原理:本发明适用于丘陵区塘坝的拦土沉砂降污系统,在系统运行时,通过汇流区将汇流面丘陵山坡上的雨水引导至降污区,降污区内阶梯型河道中的通道以及其中的植物网对水流进行沉降和初步吸收,水流在一级一级的阶梯间过滤、沉降、吸收,进入塘坝后再由塘坝区浅水区域的植物网过滤吸收。
所述汇流区包括布置在汇流面坡脚下的预制混凝土导流沟和沉降池;导流沟为U型断面,采用预制混凝土渠道模块拼接而成,预制混凝土渠道模块两头带有卡槽,宽为0.3-0.4m,深度为0.5m,长度为0.5m,模块之间利用卡槽相互连接;沉降池设置在导流沟和降污区之间,沉降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长10~15m,宽度依据河道实际情况而定,池深在进水口处较浅,出水口处较深,呈胁迫状,高差在1-1.5m,进水口朝向汇流区,出水口分布在两侧变墙上,将水流分为两部分;能将汇流面内的径流集中,汇集到沉降池中进行初步沉降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进入降污区水流的流速。
所述沉降池与降污区间设置10-20m的间隔,并将间隔的河道上的淤泥进行清除,间隔的河道上设有砂石垫层,砂石垫层按照级配从小到大、由下向上铺设沙子、石子、碎石;能增大容水量,利用水体对沉降池出来的水流进行减速,使其平稳的进入降污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