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748.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钱玉洁;孙宁;韩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号 传播 模型 wlan 指纹 二次 扫描 定位 方法 | ||
1.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离线阶段,生成环境指纹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
(1a)、定位各信号源坐标;
(1b)、选择一定密度的参考点,参考点坐标已知,计算各参考点与各信号源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d;
(1c)、在各参考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
(1d)、根据步骤(1b)计算得到的各参考点与各信号源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d和步骤(1c)中在各参考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在各参考点计算与各信号源的路径损耗指数n;
(1e)、根据步骤(1c)中各参考点的RSS采样值,生成RSS指纹数据库;
(1f)、根据步骤(1d)所得的各参考点与各信号源的路径损耗指数n与步骤(1b)所得的各参考点与各信号源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d,生成环境指纹数据库;
步骤2:在线阶段,WLAN指纹二次扫描的具体步骤如下:
(2a):根据定位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设定阈值t;
(2b):在未知地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
(2c):进行第一次WLAN指纹扫描,将步骤(2b)中在未知地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与步骤(1e)中的RSS指纹数据库进行指纹匹配,选出相似度小于t的所有参考点,并比较地理坐标,将其中位置相近的参考点设定为候选参考点;
(2d):从步骤(1f)生成的环境指纹数据库读取候选参考点的路径损耗指数n与候选参考点离信号源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d;
(2e):对候选参考点进行第二次WLAN指纹扫描,根据步骤(2b)中在未知地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与候选参考点的路径损耗指数n,计算得出候选参考点离信号源的参考信号传播距离d’;
(2f):将步骤(2d)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d与步骤(2e)的参考信号传播距离d’进行相似度分析,选出相似率最大的候选参考点坐标,设定为未知点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d)中路径损耗指数n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n=(TXPWR–RSS+GainTX–PLREF+GainRX)/10logd (1)
其中,n为路径损耗指数;
RSS为各参考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单位为dB;
TXPWR为发送方的信号强度,单位为dB;
GainTX、GainRX分别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天线增益,单位为dB;
PLREF为参照距离的路径损耗,单位为dB;
d:各候选参考点的实际信号传播距离,单位为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e)中的参考信号传播距离d’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其中:d’为参考信号传播距离,单位为米;
n为路径损耗指数;
RSS’为未知地点采集自各信号源的RSS值,单位为dB;
TXPWR为发送方的信号强度,单位为dB;
GainTX、GainRX分别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天线增益,单位为dB;
PLREF为参照距离的路径损耗,单位为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7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