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793.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汪山献松;陈国贵;陈惠芳;杜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C08G18/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护 紫光 性能 1.67 聚氨酯 镜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单体和助剂,
单体的组份以及质量百分比为:
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5%~50%
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5%~50%
二(2,2巯基)乙基四硫:5%~50%
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5%~50%
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50%
助剂的组份以及质量百分比为:
催化剂:1.0‰~10.0‰
蓝紫光吸收剂:0.1%~5%
有机染料:0.1‰~4‰
蓝紫光吸收剂为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甲基~4~甲氨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将助剂加入异氰酸酯中搅拌溶解,待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加入巯基多元醇;且巯基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比例按照官能团NCO/SH摩尔比0.5:1~2.0:1;真空脱泡后将原料浇注到模具中,按照固化程序将原料固化成型,随后降温到60度,脱模清洗后得到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的基片;固化程序为:
25℃~35℃ 2h~5h
35℃~41℃ 5h~10h
41℃~57℃ 3h~5h
57℃~81℃ 3h~5h
81℃~96℃ 3h~5h
96℃~125℃ 2h~4h
125℃~125℃ 2h~4h
125℃~60℃ 2h~4h
60℃~60℃ 0.5h~4h
在60℃时,拆除模具,即可获得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基片;
(2)开模所得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首先要进行镜片清洗和二次固化,二次固化的温度为120度2个小时,去除基片在热固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随后将镜片表面进行物理打磨和化学腐蚀,随后在镜片表面浸入一层有机硅烷涂料;表面有机硅烷在涂层设备中表干后再进入烘箱强化;强化温度为120度,2个小时;镜片在加硬后还需要进行多层的镀膜,通过加硬膜层表面上依次沉积第一层SiO2膜层,第二层ZrO2膜层,第三层SiO2膜层,第四层ZrO2膜层,第五层SiO2膜层,第六层ITO膜层和第七层ZrO2膜层;得到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具体组份是有机锡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其特征在于,有机染料为红色染料,绿色染料以及蓝色染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蓝紫光性能的1.67聚氨酯镜片,其特征在于,1.67聚氨酯镜片的可见光透射比大于等于93%,波段为280nm-380nm蓝紫光的透射比为≤0.5%;波段为380nm-420nm蓝紫光的透射比为≤20%;镜片的抗冲击强度高达60kJ/m2 ,装配无框眼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星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7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透光缝隙挡板的激光接收器
- 下一篇:光转向膜和夹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