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银催化剂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8912.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韩红苓;孙欣欣;李金兵;代武军;汤之强;任冬梅;王淑娟;李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21/04;B01J23/02;B01J23/68;C07D301/10;C07D303/04;B01J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氧化铝载体 制备 银催化剂 混合物 焙烧 碱土金属助剂 氧化铝水合物 催化剂载体 载体制备 硅助剂 矿化剂 造孔剂 增稠剂 粘结剂 均一 成型 应用 合成 | ||
1.一种制备多孔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形成包含如下组分的混合物:
i、氧化铝水合物;
ii、基于组分i重量为0.05-30wt%,优选0.1-15wt%的合成高分子类增稠剂;
iii、基于组分i重量为15~60wt%的粘结剂;
iv、基于组分i重量为0-30wt%的水;以及
v、基于组分i重量为0-30wt%的造孔剂;
vi、基于组分i重量为0-5wt%的矿化剂;
vii、基于组分i重量为0-5wt%的助剂,所述助剂为碱土金属助剂、硅助剂和锆助剂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成型、干燥和焙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成高分子类增稠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凡士林、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酯、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改性聚脲和低分子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至少包括假一水A12O3,优选为三水A12O3和假一水A12O3,且所述三水A12O3与假一水A12O3的重量比为0.5~16:1,优选为1~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为无机酸,优选硝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造孔剂选自可燃尽的含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石油焦、碳粉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矿化剂选自氟化氢、氟化铝、氟化铵和冰晶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土金属助剂选自镁、钙、锶、钡、以及镁、钙、锶和钡的氧化物、硫酸盐、醋酸盐、硝酸盐、碳酸盐以及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助剂选自单质硅、硅的氧化物、硅酸盐和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锆助剂选自单质锆、锆的氧化物、硫酸盐、醋酸盐、硝酸盐、碳酸盐以及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200℃,时间为1-24小时;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0℃-1500℃,优选为1100℃-1400℃,时间为2-24小时。
7.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多孔氧化铝载体。
8.一种催化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银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银催化剂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氧化铝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催化有效量的银,以及任选的催化促进量的碱金属,任选的催化促进量的碱土金属,任选的催化促进量的铼,和任选的铼的协同助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银催化剂,其中,基于银催化剂的总重量,所述银以元素计的含量为1~40wt%;所述碱金属以元素计的含量为5~2000ppm;所述催化剂促进量的碱土金属以元素计的含量为5-2000ppm;所述铼以元素计的含量为5~1500ppm,所述铼的协同助剂以元素计的含量为5~1000ppm。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氧化铝载体和/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银催化剂在烯烃环氧化生产环氧烷烃中的应用,优选在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或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中的应用,尤其优选在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9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