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雄性罗非鱼的池塘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071.8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庆堃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雄性 罗非鱼 池塘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雄性罗非鱼的池塘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热带中小型鱼类,约有100多种。该鱼原产非洲,后来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东亚、南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如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还能直接吞食人工饲料。由于其食性广、饵料要求低、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鱼病少,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优质雄性罗非鱼(奥尼鱼)是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鱼(雌)杂交的后代,其雄性率稳定地保持在95%左右,生长速度比双亲快20%~30%,起捕率高达60%~70%。但现有技术中缺少其专门的饲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雄性罗非鱼的池塘养殖方法,该方法可提高雄性罗非鱼的亩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雄性罗非鱼的池塘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养前准备:准备面积1-10亩,水深1-1.5米的池塘;并经整池清塘与肥塘;
2)鱼种放养:当水温稳定在18-20℃时,在晴天的上午或下午的3点之前投放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每亩放养越冬雄性罗非鱼种1000-1500尾,搭配大规格的鲢鱼种150-200尾、鳙鱼50-100尾、鲫鱼50-100尾;
3)饲养管理:雄性罗非鱼体重至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当鱼生长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6%;
4)水质调控:在鱼苗投放后1周内,保持水位不变,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达到1.5米,以后每隔15-20天加换新水10-15%,使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ppm,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在鱼苗抽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盖池水面15-20%。
进一步地,整池清塘时,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向池中均匀泼洒石灰浆,生石灰用量为60-75公斤/亩;肥塘时,在清塘后7天,用50-60目筛绢网过滤加水70-8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300-400公斤,随水色转浓逐渐加水至1米。
进一步地,步骤3)中每天3次的投喂时间分别是8:30、12:30与17:30,每天2次的投喂时间分别是9:00与14:00。
进一步地,鱼种入池时,用0.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15分钟,每隔1个月用1ppm漂白粉或适量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
进一步地,每20天用大黄、黄连或者大蒜制成药饵投喂,预防疾病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雄性罗非鱼的专用饲养方法,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放养前准备:准备面积1亩,水深1-1.5米的池塘;并经整池清塘与肥塘。
整池清塘时,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向池中均匀泼洒石灰浆,生石灰用量为60公斤/亩;肥塘时,在清塘后7天,用50目筛绢网过滤加水7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300公斤,随水色转浓逐渐加水至1米。
鱼种放养:当水温稳定在18℃时,在晴天的上午或下午的3点之前投放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每亩放养越冬雄性罗非鱼种1000尾,搭配大规格的鲢鱼种150尾、鳙鱼50尾、鲫鱼50尾;鱼种入池时,用0.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分钟,每隔1个月用1ppm漂白粉或适量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
饲养管理:雄性罗非鱼体重至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投喂时间分别是8:30、12:30与17:30,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当鱼生长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是9:00与14:00,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水质调控:在鱼苗投放后1周内,保持水位不变,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达到1.5米,以后每隔15天加换新水10%,使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为10ppm,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在鱼苗抽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盖池水面15%。
实施例2
放养前准备:准备面积6亩,水深1-1.5米的池塘;并经整池清塘与肥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庆堃,未经何庆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倒刺鲃生态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鲟鱼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