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166.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栋;李锋;罗宗亮;朱雁羚;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35/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缺陷 检测 装置 利用 纠偏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测量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 及利用该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需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通过小应变检测确定桩身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地质、 施工不当原因造成桩身断裂、倾斜或微小质量缺陷等质量问题,综合考虑项目 工期、成本因素,通常做法是对管桩质量缺陷进行纠偏补强处理,根据检测报 告小应变反应波仅能初步推算第一缺陷位置,无法判断第一缺陷以下部位有无 缺陷,难以确认桩身缺陷准确位置,给桩基补强处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 纠偏处理过程中难以控制地下桩基修复施工质量,常常造成桩基处理后小应变、 静载试验复测不合格的问题时有发生,则需进行补桩等措施确保地基承载力, 将造成工期严重延误和工程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 置的纠偏处理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准确、直观地检查发现管桩桩身质量缺陷 部位,为桩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并在桩基纠偏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 复查,提高桩基纠偏处理修复质量和合格率,保证建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具有 施工工艺简明直观、纠偏进度快、保证桩基纠偏处理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内窥镜、测量绳、影像设备和 支架;所述内窥镜具有照明装置和拍摄部件,其固定在所述测量绳的起始端; 所述测量绳上标有米数刻度值;所述支架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及滑动机构,所 述测量绳通过该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并能利用该机构上下滑动及固定和360度 旋转;所述影像设备具有存储部件和显示屏,其与内窥镜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 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十字形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上述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机械钻杆清理出管桩的桩芯内全部泥土杂物,并清洗该管 桩内壁,排出桩芯内积水;
步骤二:将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支架固定在管桩的桩顶,通过支 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将内窥镜缓慢放入管桩的桩孔内,并在放入的过程中通过 支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旋转测量绳进而带动内窥镜在桩孔内旋转,通过影像设 备的显示屏检查管桩内部各位置质量情况,若发现管桩的桩身存在质量缺陷部 位,立即通过支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对测量绳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内窥镜对缺 陷部位进行全方位观测、拍照或录像,并记录管桩编号和质量缺陷部位的深度, 继续下放测量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及记录,直至整个桩身检查完毕;
步骤三:根据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数据制定纠偏处理方案, 经专家论证后对管桩质量缺陷部位实施纠偏处理;
步骤四:在管桩纠偏处理过程中,利用内窥镜对管桩质量缺陷部位的复 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直至纠偏合格;
步骤五:纠偏处理完成后,重复步骤二对管桩再次进行全面检查,确保 质量缺陷部位处理符合要求;
此外,在桩基处理的必要工艺中,还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六:根据规范要求计算钢筋笼长度,制作钢筋笼并在桩芯安放,浇 筑桩芯混凝土;
步骤七:养护完成后对管桩进行大应变、小应变检测,经检测判定合格 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可利用常有材料及设备快速制作;(2)利用内窥镜配合影像设备可以很能 够准确、直观地检查发现管桩桩身质量缺陷部位,为桩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 据;(3)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在纠偏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复查,提高桩基 纠偏处理修复质量和合格率,保证建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具有施工工艺简明直 观、纠偏进度快、保证桩基纠偏处理质量的优点;(4)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 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中:1.内窥镜2.测量绳3.影像设备4.支架5.管桩6.质量缺陷部位 Ⅰ7.质量缺陷部位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