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861.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商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导光板 制作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广泛适用于从笔记本显示到大尺寸显示行业的玻璃导光板,实现了超薄性,在空间利用更实用更时尚。
背景技术
传统导光板显示装置采用有机玻璃导光板,类似塑料材质,需要铝铁背板进行加固,再组装外壳,导致整体厚度较厚,且PMMA材质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导光板形、黄化等功能性问题,无法适应新型高端机型,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显示装置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导光板变形,黄化等功能性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清洁,对玻璃进行水洗清洁;
2)配制油墨,包括树脂:60%、流平剂:0.5%、消泡剂:0.5%,粘接剂5%、导光粉:30%、纳米粉3%和微硅粉2%;
3)丝网印刷,将配制好的油墨印刷到玻璃料上,在玻璃上形成网点;
4)紫外线固化,将印好油墨的玻璃进行紫外线固化,固化时间为3分钟;
5)近红外加热,将紫外线固化的玻璃放入近红外传输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10分钟;
6)检查,对近红外加热好的玻璃进行检查;
7)完成玻璃导光板的制作。
使用上述玻璃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包括LED散热板、胶框、反射膜、玻璃导光板、扩散膜及增光膜组和液晶显示屏,所述LED散热板的前端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前端设置有玻璃导光板,所述玻璃导光板的前端设置有扩散膜及增光膜组,所述扩散膜及增光膜组的前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LED散热板上设置有LED灯条,所述显示装置的四周设置有胶框,所述玻璃导光板上设置有网点。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最小网点的直径为110~160μm。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最小网点的直径为160μm~250μm。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扩散膜及增光膜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和扩散增光组合膜。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及其应用,提供功能性更强的玻璃导光板,更小网点印刷的玻璃导光板,无需铝铁背板进行加固,组装出更薄环境适应性更强的高端机型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中玻璃导光板的网点图。
图中:1-LED散热板,11-LED灯条,2-胶框,3-反射膜,4-玻璃导光板,5-扩散膜及增光膜组,51-扩散膜,52-增光膜,53-扩散增光组合膜,6-液晶显示屏,7-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清洁,对玻璃进行水洗清洁;
2)配制油墨,包括树脂:60%、流平剂:0.5%、消泡剂:0.5%,粘接剂5%、导光粉:30%、纳米粉3%和微硅粉2%;
3)丝网印刷,将配制好的油墨印刷到玻璃料上,在玻璃上形成网点;
4)紫外线固化,将印好油墨的玻璃进行紫外线固化,固化时间为3分钟;
5)近红外加热,将紫外线固化的玻璃放入近红外传输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10分钟;
6)检查,对近红外加热好的玻璃进行检查;
7)完成玻璃导光板的制作。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使用上述玻璃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包括LED散热板1、胶框2、反射膜3、玻璃导光板4、扩散膜及增光膜组5和液晶显示屏6,LED散热板1的前端设置有反射膜3,反射膜3的前端设置有玻璃导光板4,玻璃导光板4的前端设置有扩散膜及增光膜组5,所述扩散膜及增光膜组5的前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6,LED散热板1上设置有LED灯条11,显示装置的四周设置有胶框2,玻璃导光板4上设置有网点7。
其中,最小网点7的直径为110~160μm。
其中,扩散膜及增光膜组5包括扩散膜51、增光膜52和扩散增光组合膜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商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商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扩散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纤V型槽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