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0471.0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凰巢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20 | 分类号: | A23B4/20;A23B4/22;A23B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食品 保鲜 灭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肉类食品均有一定的保质保鲜期限,超过了这个期限将不能食用。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肉类食品表面的一些有害细菌在作怪,即使将食物高温加热杀菌后,由于空气中的有害病菌无处不在,仍然会很快对肉类食品造成污染,导致变质。
因此,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使用方便的肉类食品的保鲜灭菌剂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保鲜灭菌剂的保鲜以及灭菌的效果并不理想,使用此保鲜灭菌剂后的肉类食品的口感较差且保质保鲜期仍然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采用茶多酚、乳酸链球菌、溶酶菌、天然香辛料以及抗氧化剂合理配比,可有效地作用于肉类食品,提高肉类食品的保鲜灭菌效果,延长肉类食品的保质保鲜期限,改善食品的风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10~15份的茶多酚、5~9份的乳酸链球菌素、10~20份的溶菌酶、15~18份的天然香辛料以及1~2份的抗氧化剂。
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按照重量份计的15~18份的天然香辛料洗净并去掉其霉损部分,将完好的部分晾干并在酒精中进行提取分离得到提取混合液;
将按照重量份计的10~15份的茶多酚、5~9份的乳酸链球菌素、10~20份的溶菌酶以及1~2份的抗氧化剂加入提取混合液中并搅拌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的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采用茶多酚、乳酸链球菌、溶酶菌、天然香辛料以及抗氧化剂合理配比制得。其中,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有效成分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等。茶多酚对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和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产芽孢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乳酸链球菌是一种多肽类细菌素,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活性体常为二聚体或四聚体。乳酸链球菌为窄谱抗菌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的生长和繁殖。在加热条件下,也能抑制一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肉类食品的保鲜期。溶酶菌对地衣型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普通变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天然香辛料一方面它能够赋予食品以风味,使食品风味协调,增强典型风味,起到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防止肉类食品的腐败,进一步延长肉类食品的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肉类食品保鲜灭菌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10~15份的茶多酚、5~9份的乳酸链球菌素、10~20份的溶菌酶、15~18份的天然香辛料以及1~2份的抗氧化剂。
具体地,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一般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状,有涩味,并略有吸潮性,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呈褐色。能溶于水及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其水溶液的pH值为3.0~4.0。茶多酚对热和酸比较稳定,在碱性或光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同时,茶多酚是无副作用、安全性好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可通过口腔黏膜吸收,最后由尿排出体外。茶多酚的有效成分包括儿茶素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等。茶多酚对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和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产芽孢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多酚抑菌的基础主要是其分子中的酚羟基,酚羟基可与细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或羧基发生氢结合,其疏水性的苯环结构也可与蛋白质发生疏水结合,茶多酚与蛋白质之间的这种多点结合作用使其具有抑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凰巢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凰巢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肉保鲜剂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产品复合安全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