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气体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0646.8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干;顾丁;奚伊;李明泽;王兢;陈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激发 气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工业排气,室内环境检测等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但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对气体的特性并不理想,通常需要在气敏传感器元件上安装加热丝,提高元件工作的温度,克服半导体材料高的反应活化能,增强气敏传感器的敏感特性。但通过加热方式提高元件的性能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不仅增加能量的功耗,也容易会引爆环境中的可燃性气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还会使元件性能恶化,缩短使用寿命。近年来,研究表明可以采用光激发方法代替加热,改善气体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的性能。通过低功率的LED灯激发为气敏材料提供能量,有效的降低气体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加快元件对待测气体的响应与恢复,延长元件使用寿命。
另外,传统利用环境震动能加热供电模式就是将机械能转化电能,将电能存储在电池中,然后通过电池给半导体传感器元件供电加热,提高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但由于这种供电模式在收集和存储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其高电压、低电流的特点对能源采集电路要求很高,增加成本,同时采集效率低,无法维持加热元件的连续用电,因而大大限制了自驱动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是将环境振动能直接驱动LED灯,来激活或者增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改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室温条件下的敏感特性,提高元件对待测气体的响应,加速待测气体与纳米材料表面的吸附于脱附。本发明实现无需电池供能的自驱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通过选用光激发辅助技术,改善室温条件下气体传感器的敏感特性,与传统的加热式气体传感器相比,不仅缓解了检测可燃性气体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实现了元件在室温条件工作,减轻了半导体敏感材料性能恶化,延长了元件的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气体传感器,包括环境振动能发电单元、封装组件、光源和气敏传感器。
环境振动能发电单元包括环境振动发电机、电动机、法拉第罩和驱动器,环境振动发电机设置在法拉第罩内;电动机在驱动器的控制下,带动环境振动发电机做振动运动,采集屏蔽环境下的振动能,产生的电信号作为能量源,用于光源供电;封装组件将气敏传感器和光源封装在一个密封空间内,所述光源放置在气敏传感器的垂直平面上,所述气敏传感器为半导体气体敏感材料传感器。
所述的环境振动发电机是电磁式振动能发电机、压电式振动能发电机或静电式振动能发电机等环境振动能发电机,静电式振动能发电机最常见是摩擦纳米发电机。所述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摩擦起电,产生的电信号作为能量源;所述的驱动器控制摩擦纳米发电机工作,驱动器的参数通过电脑设置。
所述的光源为LED光源,所述的气敏传感器为半导体气敏材料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的半导体气体敏感材料涂覆的厚度采用为0.01-0.5mm。所述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材料成分可以为二氧化钛纳米阵列。在封装组件内也可以设置加热器。
本发明的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通过采用自供电摩擦纳米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量,直接给光源供电,与传统供电模式相比,减少了能源的损耗,可以完全实现自驱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而无需借助于电池储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驱动光激发的气体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室温条件波段365-400nm光激发下及无光条件下SnO2-NiO气体传感器对40ppm甲醛的电阻变化曲线对比图。
图3为室温条件波段365-400nm光激发下及无光条件下WS2气体传感器对10ppm NH3的电阻变化曲线对比图。
图4为室温条件波长940nm光激发下及无光条件下WS2气体传感器对10ppm NH3的电阻变化曲线对比图。
图中:1电动机;2法拉第罩;3驱动器;4电脑;5加热器;6气敏传感器;7光源;8封装组件;9环境振动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无线土壤水分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炉水电导率计算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