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兔出血病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0780.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贾庄德;鹿峰峰;杨秀林;张彦军;阎瑞峰;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31/14;A61K35/646;A61K35/64;A61K35/36;A61K31/7004;A61K31/7016;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出血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防治兔出血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家兔是一种节粮型食草小动物。养兔生产具有投资少、周转快、效益好的特点,适合农村家庭饲养。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养兔业得以迅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向半集约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然而,兔病也随之增多,如兔出血病就是一典型病例。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俗称“兔瘟”。本病的主要特征是传染性强、发病率(常在65%以上)和病死率(可达90%)很高。本病自1984年在我国江苏南部暴发以来,已波及全国各养兔地区,无一幸免。本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多在春、冬季高发。本病是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可对养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用于防治兔出血病的药物主要有血清、疫苗、西药和中兽药四大类。虽然四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有待于技术创新。如国产兔出血病高免血清疗效确切,但因其成本高昂等,在生产实践中极少应用,未能大面积推广;国产兔出血症疫苗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养兔者在免疫程序、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免疫失败,更有甚者不做免疫,从而导致本病发生;市售的抗病毒西药因疗效欠佳少有使用,抗生素类西药如庆大霉素等可减缓并发症感染,有一定效果,但因长期应用,甚至乱用滥用,其用量逐年增大,其疗效逐年降低,抗药性日渐凸显,其药残直接威胁到兔肉食品的安全;其它市售中兽药如兔瘟散、兔瘟清等虽无上述西药之弊端,但在配方和使用方法上也存在某些技术缺陷,要么因配方不严谨而疗效欠佳,要么在应用方法上常将药物散剂直接拌料喂服,延缓了病兔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速率,难以保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对防治兔出血病的药物进行技术创新很有必要。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较高、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便于应用的防治兔出血病的纯中草药药物。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和反复验证,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不断探索并筛选出多个中草药配方,经优化设计和重复实践,最终确定了本发明的配方,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板蓝根5-15份、贯众5-15份、黄连5-15份、金银花5-15份、黄芩4-12份、茵陈4-12份、白扁豆4-12份、石韦4-12份、蝉蜕3-9份、全蝎3-9份、白及3-9份、血余炭3-9份、大黄2-6份、栀子2-6份、甘草2-6份、大枣2-6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60目筛,混拌均匀即可得本发明成品。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如下:
A.用法:根据兔群数量、病情、用量称药粉倒入瓷缸或其它陶瓷容器内(忌用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发生反应,影响疗效),再加入药粉量5-10倍沸水,盖口浸焖30-60分钟,这样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并析出。待药液温度降至20-25℃时,再按沸水量加入10%的白糖或葡萄糖和200ppm的Vc原粉;目的是及时补充病兔的体液和体能,并有一定的解毒效力。如此配好的药液于傍晚前一次投服,重者灌服,连用3-5天。
B.用量:治疗量2-3g/只.日,预防量1-1.5g/只.日,连服3-5天。
方剂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