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同一样品进行观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026.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赵忠;江国彬;张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吉海莲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石蜡 切片 扫描电镜 同一 样品 进行 观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同一样品进行观察的方法,其为对样品石蜡包埋后进行组织切片,切片进行到样品对称轴,或根据观察组织切片结果来确定,然后将剩余的已经包埋好的样品蜡块经过脱蜡处理后再进行电镜扫描,获得样品切面的电镜扫描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一份样品,不仅可以观察到样品内部的各种细胞形态,而且获得样品的电镜扫描结果,同时可以观察到组织的外部轮廓以及之中细微结构的高倍率、高分辨的三维像,这对研究植物形态发育将十分有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同一样品进行观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的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观察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对一份样品的两种观察方法还并不常见。
石蜡切片是通过将生物组织切成薄片,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获得组织切面轮廓以及组织中各种细胞的形态,所得的图像具有广视野、粗线条、大轮廓的特点,但是由于石蜡切片的图像为平面图像且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有限(最大放大倍数1000倍),很难对植物组织的整体形态、三维立体形态和亚细胞结构做观察。扫描电镜技术则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扫描电镜技术通常是获得组织的外部形态,其结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能获得三维结构图像,且分辨率极高,对植物组织和亚细胞结构的准确分辨十分有利。然而电镜扫描只能观察到组织表面的形态,对于组织内部的形态不能进行观察。
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寻找两个发育状态相当的样品,分别用石蜡切片与扫描电镜来处理,以获得这两种观察结果。另一种方法是对已经做成石蜡切片的蜡带脱蜡处理后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然而,若是寻找两个发育状态相当的样品来进行处理,那么问题是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一致的样品,获得的只能是近似一致的结果,且对材料的浪费较大。若是利用对蜡带脱蜡进行处理,缺点在于只能获得切面的扫描图像,而不能看到石蜡切片的结果;同时因样片已经进行切片,所以无法获得植物组织的三维轮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同一样品进行观察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对同一样品进行观察的方法,其为对样品石蜡包埋后进行组织切片,切片进行到样品对称轴,或根据观察组织切片结果来确定,然后将剩余的已经包埋好的样品蜡块经过脱蜡处理后再进行电镜扫描,获得样品切面的电镜扫描结果。
其中,所述的脱蜡处理为:将剩余样品置于二甲苯或叔丁醇中,浸泡二甲苯的样品置于40℃的恒温箱中,浸泡叔丁醇的样品置于60℃恒温箱中,3小时换新溶液,重复3次,第三次过夜;
将置于二甲苯中退蜡的样品转移到1/2二甲苯+1/2乙醇(100%)混合液中在40℃的恒温箱浸泡3小时,置于叔丁醇中退蜡的样品转移到1/2叔丁醇+1/2乙醇(100%)混合液中在40℃的恒温箱浸泡3小时,之后两种样品都需换成100%乙醇浸泡3小时,重复100%乙醇浸泡3小时,再将样品浸入乙酸异戊酯中;
将处理完的材料置于临界点干燥仪中进行临界点干燥。
本发明充分利用一份样品,不仅可以观察到样品内部的各种细胞形态,而且获得样品的电镜扫描结果,同时可以观察到组织的外部轮廓以及之中细微结构的高倍率、高分辨的三维像,这对研究植物形态发育将十分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白玉兰种子石蜡切片光镜图像/200倍。
图2所示为石蜡切片后剩余样品经叔丁醇退蜡6h后的电镜扫描图像/200倍。
图3所示为同一样品经两种观察方法所得图像对比,左侧为电镜扫描的图像结果,右侧为石蜡切片的光学图像结果,图中的红框内为同一细胞/200倍。
图4所示为白玉兰种子石蜡切片图像/40倍。
图5所示为白玉兰种子石蜡切片图像/1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