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光机用分段传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379.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华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11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分段 传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机用分段传送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传送台上的传动辊,还包括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对传送台进行扫描并且建立扫描模型栅格;栅格子系统,栅格子系统确定对应板材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1、对应传动辊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对应两者混合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分段控制装置,控制栅格值为1的区域内的传动辊进行传送,栅格值为0的区域内的传动辊停止传送;分区子系统,仅当栅格值为1的传动辊大于或者等于3列时将栅格值为1的传动辊沿传送方向分成3列传送区域,两侧的传送区域均有且仅有1列传动辊,换向子系统,换向子系统控制两侧的传送区域内的传动辊对称的转动,达到了节省资源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机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机用分段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抛光机设备是一种电动工具,抛光机设备由底座、抛盘、抛光织物、抛光罩及盖等基本元件组成;电动机固定在底座上,固定抛光盘用的锥套通过螺钉与电动机轴相连;抛光织物通过套圈紧固在抛光盘上,电动机通过底座上的开关接通电源起动后,便可用手对试样施加压力在转动的抛光盘上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加入的抛光液可通过固定在底座上的塑料盘中的排水管流入置于抛光机设备旁的方盘内。抛光罩及盖可防止灰土及其他杂物在机器不使用时落在抛光织物上而影响使用效果。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510495768.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了一种抛光机控制系统,属于抛光机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和抛光液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由工控机、变频器、D/A 接口、转速传感器组成,气动控制系统由储气罐、数字伺服阀、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气缸组成,抛光液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其建立了基于微机统一的抛光机控制系统,结合高精度光栅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字阀组成电气联合控制系统,应用新型电气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实现该抛光机的自动加工,精确监控抛光液开停、及时反应抛光面工作状况并进行位置调整补偿。
但是这种系统在进行工作时需要控制传送装置全面启动,而运输板材仅仅需要板材下侧的传送装置进行传送便可,所以上述系统不能有效的节省电力资源,设备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节省电力资源,提高设备实用性效果的抛光机用分段传送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抛光机用分段传送系统,包括设置在传送台上的N排N列的传动辊,还包括扫描子系统,所述扫描子系统对传送台的整个区域进行扫描并且根据传动辊的位置建立扫描模型栅格;栅格子系统,所述栅格子系统连接扫描子系统并且确立其中对应板材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1、对应传动辊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对应板材与传动辊混合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分段控制装置,所述分段控制装置连接栅格子系统并且控制栅格值为1的区域内的传动辊进行传送,栅格值为0的区域内的传动辊停止传送;分区子系统,所述分区子系统连接栅格子系统,仅当栅格值为1的传动辊大于或者等于3列时将栅格值为1的传动辊沿传送方向分成3列传送区域,其中两侧的传送区域均有且仅有1列传动辊;换向子系统,所述换向子系统连接分区子系统,所述换向子系统控制两侧的传送区域内的传动辊对称的转动并且与板材的传送方向形成相同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扫描装置对整个传送台进行扫描,由于传动辊阵列设置,所以根据扫描结果能够建立起所有传动辊的扫描栅格,然后定义对应板材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1、对应传动辊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对应板材与传动辊混合的扫描区域的栅格值为0,然后控制栅格值为1的传动辊进行传送,栅格值为0的传动辊停止传送,使得设备能够有效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在使用时能够控制分区子系统分得的两侧的传送区域内的传动辊对称向内转动,防止在传送过程中板材发生偏移,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华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华丰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