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载体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615.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梅;邵冬燕;许长海;高卫东;王鸿博;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649 | 分类号: | D06P1/649;D06P1/41;D06P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载体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载体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1)聚酰亚胺纤维织物前处理以去除掉制丝、织造及储存过程中织物附着的杂质;(2)以含有酰胺结构的有机物作为聚酰亚胺染色的载体,经载体染色赋予织物一定的得色量;(3)对染色织物进行水洗、皂煮、水洗以去除染色浮色。在本发明中,采用载体和阳离子染料在高温条件下对聚酰亚胺织物进行染色,织物有一定的得色量,而且染色后织物有较高的耐水洗色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载体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助剂和纺织染整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纤维(式1)是一种高强、高模的高性能纤维,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化学性能、耐辐射和绝缘性能等使聚酰亚胺纤维得到的广泛的关注,相比于芳纶等高性能纤维,聚酰亚胺具有更好的综合应用性。聚酰亚胺纤维可用于开发各类防护服饰,可作为高温过滤棉、高温过滤毡,也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
聚酰亚胺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结构如下图所示,纤维的分子结构十分紧密,立体规整性好,玻璃化温度在300℃以上,故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十分困难,在一般的高温条件下(100-130℃)染料无法进入到纤维的内部,完成染色。由于酰亚胺结构不耐碱,聚酰亚胺纤维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极性基团,此类极性基团可以与染料结合,但将纤维水解后,破坏了聚酰亚胺纤维原有的规整性结构,会使纤维的强力损失严重,失去了高性能纤维的意义。载体染色是以与纤维结构接近的小分子类有机溶剂为染色载体的染色方法。载体与纤维以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削弱了纤维内分子链间的结合力,增大了纤维内部的空穴,使染料扩散率和上染百分率增加,在载体的帮助下,染料可以不断进入纤维内部,完成染色。载体染色是合成纤维常见的染色工艺,例如,涤纶载体染色工艺使用的载体多为芳香醇、芳香酯。
在专利CN201410817952.2和CN201310493553.0中均提到采用载体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染色,所用载体沿用涤纶载体染色的通用试剂,为苯甲醇、苯甲酸甲酯、苯乙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非酰胺结构小分子有机物;在染色前均采用碱性溶液对聚酰亚胺进行处理使聚酰亚胺分子水解得到极性基团,但纤维水解之后织物的强力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不符合高性能纤维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聚酰亚胺纤维的化学分子结构,本发明主要选择含有酰胺结构的有机物作为聚酰亚胺染色的载体,无需碱性前处理工艺就可获得优良的染色效果。所采用载体与聚酰亚胺纤维有结构相似的部分,与纤维更有亲和力,阳离子染料在载体的帮助下上染纤维,且染色后织物颜色深,耐洗色牢度高,织物强力保持好。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酰亚胺染色用载体结构通式如下式(2)所示:
其中酰胺结构赋予载体对聚酰亚胺纤维一定的亲和力,载体结构中R1可为氢、烷基、芳基、烷氧基、羟基;R2可为氢、烷基、芳基、烷氧基、羟基;R3可为氢、烷基、芳基、烷氧基、羟基。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所述载体对聚酰亚胺进行染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去除聚酰亚胺纤维表面附着的杂质,烘干;
步骤二,将洗涤去除杂质后的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到含有阳离子染料和载体的染液中,进行染色;
步骤三,染色完成后将聚酰亚胺纤维水洗、皂煮、水洗以去除染色浮色。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一,聚酰亚胺纤维加入含有2-3g/L非离子表面表面活性剂和1-2g/L除油剂,例如非离子表面表面活性剂AEO-7,CT-3除油剂。浴比为20-30:1,在85-95℃下处理30-60min,充分水洗后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