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应用系统工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2823.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亿庆;陈越勃;高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嘿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A61F2/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9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耳蜗 植入 评估 训练 应用 系统工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应用系统工程。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特别是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耳蜗开机后需要进行言语训练,一般都需要到康复机构进行1-3年的语训。完成康复课程后,患儿可以回归正常幼儿园或者小学。但是即使患儿完成了康复课程,仍存在发音费力、构音障碍等言语问题,也存在听觉记忆、听觉注意能力较差等问题,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并进行训练。现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的流程如下:1、患儿完成康复课程后或者家长发觉患儿发音、言语感知障碍;2、患儿至医院或者康复机构完成嗓音、言语能力等评估;3、医生根据患儿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教家长对患儿进行训练,如呼吸、吹气等发音训练,构音器官灵活训练,听觉记忆训练等;4、家长在家中给患儿进行训练;5、训练一定的时间后(1-2个月),家长带患儿回医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6、重复4-5的步骤。整个训练过程,不但耗时长,而且训练后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性强和效果好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应用系统工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应用系统工程,具体步骤如下:(1)患儿完成康复课程后或者家长发觉患儿发音、言语感知障碍;(2)患儿到医院或者康复机构进行发音、构音和言语能力的评估;(3)医生根据评估结果,给家长安装手机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之后在APP界面下进行信息录入及注册,并根据APP界面的提示授权训练课程;(4)家长根据APP界面自带的训练课程对患儿进行训练;(5)之后的APP应用程序客户端自动记录患儿每日的训练时间,同时获取患儿每日的训练效果,其中有发音的时长和听觉记忆容量;(6)根据患儿每日训练时间、训练效果APP应用程序绘制发展曲线,获取其发展趋势;(7)APP应用程序客户端每日将信息上传给医生使用的后台服务器或者医生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并可获取每个患儿的信息、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若出现训练效果不佳或者训练时间不足,医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求其复诊或者调整训练方案;(8)最后,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会根据复诊或者调整训练方案自动提前提醒家长复诊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训练课程包括呼吸训练、吹气训练、发音训练、构音器官灵活训练和听觉记忆训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针对性强和效果好的效果。由于整个系统工程依次经过耳蜗患儿求医、评估并制定方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信息录入并注册、使用APP应用程序客户端训练、记录训练时间及效果、形成趋势图并反馈,之后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或者医生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最后医生获取反馈信息,实时监测并调整方案。经过这一系列步骤,能够找出耳蜗患儿训练出处,并及时调整方案。如此,实现了针对性强和效果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评估及训练应用系统工程,具体步骤如下:(1)患儿完成康复课程后或者家长发觉患儿发音、言语感知障碍;(2)患儿到医院或者康复机构进行发音、构音和言语能力的评估;(3)医生根据评估结果,给家长安装手机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之后在APP界面下进行信息录入及注册,并根据APP界面的提示授权训练课程;(4)家长根据APP界面自带的训练课程对患儿进行训练;(5)之后的APP应用程序客户端自动记录患儿每日的训练时间,同时获取患儿每日的训练效果,其中有发音的时长和听觉记忆容量;(6)根据患儿每日训练时间、训练效果APP应用程序绘制发展曲线,获取其发展趋势;(7)APP应用程序客户端每日将信息上传给医生使用的后台服务器或者医生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并可获取每个患儿的信息、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若出现训练效果不佳或者训练时间不足,医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求其复诊或者调整训练方案;(8)最后,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会根据复诊或者调整训练方案自动提前提醒家长复诊时间。训练课程包括呼吸训练、吹气训练、发音训练、构音器官灵活训练和听觉记忆训练。
简言之,依次经过耳蜗患儿求医、评估并制定方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信息录入并注册、使用APP应用程序客户端训练、记录训练时间及效果、形成趋势图并反馈,之后上传至后台服务器或者医生版APP应用程序客户端,最后医生获取反馈信息,实时监测并调整方案。经过这一系列步骤,能够找出耳蜗患儿训练出处,并及时调整方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嘿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嘿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