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辛酸-他克林类似基团异二联体及其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864.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皮荣标;张晓;王岩;陈秋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61K31/4745;A61K31/496;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辛酸 类似 基团 二联体 及其 治疗 阿尔兹海默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他克林类似基团和一系列硫辛酸‑他克林类似基团异二联体以及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它们既具有选择性螯合铜离子,抑制胆碱酯酶和神经元保护的多靶点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这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在治疗和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他克林类似基团和硫辛酸-他克林类似基团异二联体及其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与年龄相关的神经衰退症。临床上AD经常导致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并伴随侵略和抑郁等行为,重度AD患者可导致死亡。2016年全球AD报告中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4700万AD患者,比西班牙的全部人口还多,预计到2050年全球AD患者人数将达到1.31亿人。2016年全球用于AD花费为8180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花费将达到 1万亿美元。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到来,AD患者的增长速率还将继续增加。AD不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AD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突触和树突棘的丧失以及神经元的丢失。A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通路,多环节的异常,不同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目前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仅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假说、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氧化应激假说、 tau蛋白假说,金属离子假说,以及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假说等。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药物多为针对某一假说设计单靶点药物,如针对胆碱能假说设计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AChEIs),针对淀粉样蛋白假说设计的抑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聚集的药物和β-分泌酶(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BACE)抑制剂。此类化合物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AD的发病进程,但不能完全治愈AD。以目前AD研究进展,AD的发病机制短期内难以完全研究清楚,单靶点药物又不能很好的治愈AD,因此多靶点药物研究成为趋势。
胆碱能假说是AD发病假说中重要假说。胆碱能系统在认知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与大脑学习记忆相关的区域内,如海马和皮质区。“胆碱能假说”认为,认知功能的丧失与海马和皮质区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的下降有关。在AD患者脑内大量胆碱能神经元出现损伤,致使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水平下降,进而影响脑内神经信号的传导,导致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减少ACh的水解,增加突触间隙中ACh的水平,进而对抗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和丢失引起的ACh水平下降,增加信号传导能力,从而改善AD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目前上市的治疗AD的药物大多数都是根据这一假说开发出来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AChEIs)。
他克林(Tacrine,TA)是1993年被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AD的AChEI。然而,由于该药临床上引起患者体内转氨酶水平升高,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因此TA使用很快受到限制,并于1998年被撤回并退出市场。但是,较强的抑制AChE活性,分子量低(M.W.: 198,低于其它被批准的AChE抑制剂),潜在抑制Aβ毒性以及合成简单的特点,使得TA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怎样对TA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降低其肝毒性被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