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3231.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聂相宜;陈雪锋;吴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一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E21C35/18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董娟;戴薇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筋截齿 锻造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料:用圆盘锯将圆钢锯切成多段符合规定长度要求的棒料,棒料的直径比常规直径增加了15%-17%;
球化退火:使用退火炉对棒料进行球化退火,升温至760℃,保温4小时,风冷至450℃,再空冷至<150℃出炉;
制坯:使用车床除去棒料表面的氧化皮及细微裂纹,获得具有光滑表面的棒料;
抛丸:用抛丸机对棒料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使棒料表面具有粗糙度;
前处理:对经过抛丸后的棒料进行表面磷皂化处理,将棒料按顺序依次浸入配置好的磷化液及皂化液中,使棒料表面形成磷皂化膜,起到润滑作用,经过抛丸处理获得的粗糙度可使磷化液及皂化液附着在棒料的表面,形成牢固的表面润滑层;
正挤:将棒料放入正挤下模中,上模下行,对棒料进行挤压,带加强筋一端初步成形,制得正挤料,正挤头部最大外径较常规外径增大了15-17%,正挤变形量加大,减少了后道镦粗成形的变形量;
减径:将正挤料放入减径模中,使正挤料的杆部直径减小至要求尺寸,减径直径比为0.75-0.85,并使正挤料的杆部伸长;
去应力退火:用退火炉对正挤料进行去应力退火,升温至740℃,保温3.5小时,降温至450℃,出炉空冷;
抛丸:用抛丸机对正挤料进行抛丸处理,使正挤料表面具有粗糙度,使前处理溶液更容易附着在正挤料表面,使表面润滑层附着的更加牢固;
前处理:对经过抛丸后的初成品进行表面磷皂化处理,将正挤料按顺序依次浸入配置好的磷化液及皂化液中,在正挤料表面形成磷皂化膜,起到润滑作用,经过抛丸处理获得的粗糙度可使磷化液及皂化液附着在正挤料的表面,形成牢固的表面润滑层;
镦粗成形:将正挤料放入下模,通过上模和下模挤压使正挤料头部的加强筋充分成形;
机加工:用数控车床对镦粗成形后的正挤料进行机加工形成带加强筋截齿和普通截齿,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坯步骤中的切削量在双边1-2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皂化处理步骤中的各槽溶液的配比为:脱脂槽中的烧碱浓度为40-60克/升;酸洗槽中的硫酸浓度为10%-20%;磷化槽中总酸度为40-55点;皂化槽中皂化液浓度为1.5-2.5点。
4.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制得的带加强筋截齿,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和喇叭状头部,所述喇叭状头部的一端面设有第一柱体,所述喇叭状头部的另一端面设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端面上设有合金头,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柄部连接,所述柄部不与所述第二柱体连接的端部设有卡簧槽,所述喇叭状头部不与所述圆柱体连接的一端面设有合金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加强筋截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与所述第二柱体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一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一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2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套的复合锻造成型工艺
- 下一篇:制动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