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3539.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裴海龙;程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3/56;B64C11/00;B64C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涵道 风扇 动力 系统 折叠式 固定 垂直 起降 无人 飞行器 | ||
1.一种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可折叠式机翼(3)、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7)、可伸缩式起落架(9),所述机身分为机头(1)、前机身(2)、中机身(5)与后机身(6),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7)采用横列式布局对称分布于所述后机身(6)两侧,所述可折叠式机翼(3)采用上单翼布局,并通过机翼折叠轴(4)固定于所述中机身(5)前部,所述可伸缩式起落架(9)置于所述后机身(6)前部,飞行器采用无尾式布局,飞机重心位于前机身(2)后部、中机身(5)之前,涵道与机翼之间采用特定位置关系实现组合优化;
所述可折叠式机翼(3)采用可折叠式构型,机翼为二段式折叠翼,可沿纵向轴线向机腹折叠36°~180°,机翼后缘靠近翼梢处安置有副翼(8);
所述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7)采用横列式、尾推布局对称分布于所述后机身(6)两侧,其数量为2,其旋转轴位于机翼下表面以下;
所述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7)包括:涵道体(10)、动力风扇(11)、风扇驱动机构(12)、控制舵面(13)、控制舵面驱动机构(14);其中,所述动力风扇(11)位于所述涵道体(10)中,通过所述风扇驱动机构(12)与所述涵道体(10)相连接;所述控制舵面(13)位于涵道出口处,数量为4,呈“十字”型环绕涵道旋转轴;所述控制舵面(13)的旋转轴与涵道旋转轴垂直,其一端与涵道体相连,一端连接置于涵道体中的所述控制舵面驱动机构(14);
所述涵道与机翼之间实现组合优化的特定相对位置关系满足:
所述可折叠式机翼(3)的后缘距涵道入口平面距离l1与涵道入口直径d关系为:0.35d≤l1≤0.45d;
所述可折叠式机翼(3)的弦线平面距涵道中心轴线距离l2与涵道入口直径d关系为:0.25d≤l2≤0.4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头(1)为电子舱,用于内置多种传感器和光电设备;所述前机身(2)为主负载舱,用于搭载主要能源和载荷;所述中机身(5)为次负载舱,用于搭载航电系统、次要能源、机翼折叠轴(4)的驱动机构、可伸缩式起落架(9)的驱动机构;所述后机身(6)的前部置有可伸缩式起落架,中部两侧对称安置所述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7),后部为锥形整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行器采用无尾式布局,全机无常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升降舵与方向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式起落架(9)的数量为4,单个起落架长度可实时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舵面(13)为可活动的,通过偏转所述控制舵面(13)提供姿态控制力矩,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5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