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实时数据分析任务分发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4177.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彪;魏石磊;鞠军委;李宝瑞;徐桂城;张志辉;韩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线程 实时 数据 分析 任务 分发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实时数据分析任务分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MZ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线程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至循环列队缓冲池中;(2)数据分发线程根据循环队列缓冲池中未处理数据的个数判断是否需要创建新的数据处理线程,并将循环列队缓冲池中的数据以数据任务的形式分发至数据处理线程;(3)数据处理线程接收并处理数据分发线程分发的数据任务,处理完成后,所述数据处理线程自动将其自身的工作状态置为空闲。本发明通过动态创建新的数据处理线程来实现了多线程的任务分发处理,各线程之间相互配合,具有实时性高、漏报率低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周界探测预警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数据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实时数据分析任务分发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基于 Mach-Zehnder干涉原理,利用光纤光缆探测外界振动并判别非法入侵,抗电磁干扰强、可实现对周界入侵导致的振动的长距离实时监测及定位。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因具有抗电磁干扰、易于远传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电类传感器的不足,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周界安防系统的关键技术,入侵的实时、低漏报率定位是周界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MZ 光纤周界入侵检测仪器的数据采集线程将信号实时采集存放到循环队列缓冲池中,目前对数据的分析过程多采用单线程,这就导致在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入侵数据将无法实时处理,从而导致入侵数据分析的延迟,实时性差,无法满足系统实时性的需求;同时,数据分析的延迟不断积累,循环队列缓冲池中数据溢出,部分数据丢失,导致入侵漏报率增加。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光纤围栏周界入侵实时、低漏报率监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实时数据分析任务分发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数据采集线程、数据分发线程及多个数据处理线程之间动态配合的多线程的任务分发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创建数据处理线程,具有实时性高、漏报率低的优点,有利于提高 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等周界探测预警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实时数据分析任务分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线程实时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至用于暂存数据的循环队列数据缓冲池中;
(2)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的数据分发线程检测循环队列缓冲池中的未处理数据,并检测是否存在空闲的数据处理线程,若各数据处理线程均处于忙碌状态,则动态创建新的数据处理线程,形成动态配合的多线程的任务分发处理过程,数据分发线程将循环队列缓冲池中的数据以数据任务的形式分发至 MZ 光纤周界入侵监测仪器的空闲的数据处理线程,同时,将该数据处理线程的工作状态置为忙碌;
(3)所述数据处理线程接收到数据分发线程分发的数据任务后,对数据任务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所述数据处理线程自动将其自身的工作状态置为空闲。
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循环队列缓冲池的起始状态为一个循环的空队列,该循环队列缓冲池中具有表征未处理数据开始的 front 及表征未处理数据结束的下标 rear,且两者的初始值均为 0。
所述数据采集线程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至循环队列数据缓冲池后,会将表征循环队列数据缓冲池中未处理数据开始位置的下标 front 顺时针移动,每存放一个数据,front 的值加 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数据分发线程将未处理数据分发至数据处理线程的具体步骤为:
I.检查当前是否存在未处理的数据,并判断循环队列缓冲池中未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处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