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尤其用于多相系统的中间电路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4243.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M.凯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H01G4/005;H01G4/2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雪莹;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尤其 用于 多相 系统 中间 电路 | ||
1.电容器(1),所述电容器具有:第一平面电极(10)和以间距与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对置的第二平面电极(20);以及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介质(2)的电容器结构(3),所述电容器结构布置到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0)与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之间;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0)在侧面的延续部中电连接的平面的第一电压层(1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压层(11)进行电接触的第一极接头(1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进行电接触的第二极接头(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层(11)围绕着所述电容器结构(3)来导引,使得所述电容器(1)的第一电压层(11)和第二平面电极(20)形成重叠区域(4),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所述第一电压层(11)和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彼此平行地并且通过缝隙(5)彼此隔开地、直接上下叠放地布置在所述电容器(1)的底侧(6)处,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层(11)布置在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的、背向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外侧面(23)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12)在所述第一电压层(11)的侧面的延续部中延伸超过所述重叠区域(4),并且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平行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22)在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的侧面的延续部中延伸超过所述重叠区域,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就这样形成至少一个在所述电容器(1)的底侧(6)处伸出的接触旗对(7)。
3.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0)和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和所述第一电压层(11)在横截面中形成用于所装入的电容器结构(3)的接纳部(14)。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电极(10)与所述第一电压层(11)一起在横截面中具有U形的轮廓(15)。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12)至少部分直接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22)的上方或者至少部分直接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的下方。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1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22)具有相同的面伸展部。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12)构造在所述第一电压层(11)的延伸平面中,并且/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22)构造在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的延伸平面中。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接头(1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极接头(22)之外,设置了另外的相同类型的极接头(12、22),所述另外的极接头分别成对地形成另外的接触旗对(7)。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隙(5)中布置了绝缘层(8)。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结构(3)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具有高度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平面电极(20)平行的情况下具有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长度和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宽度,其中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高度小于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宽度和所述电容器结构(3)的长度。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是用于多相系统的中间电路电容器。
12.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接头(12、22)的总数为三、五或者六的多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2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