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4625.3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时祥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P9/1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246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痔疮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被括约肌嵌顿,形成嵌顿性痔。临床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③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④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II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目前,各种中药、西药治疗痔疮效果较好,但能治愈痔疮又无副作用的中药类药物的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药物治疗痔疮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地龙1-3份,地榆1-3份,大黄1-3份,黄芪1-3份,当归1-3份,火麻仁1-3份,莱菔1-3份,虎杖1-3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地龙2份,地榆2份,大黄2份,黄芪2份,当归2份,火麻仁2份,莱菔2份,虎杖2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治疗痔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细末,制成丸剂、胶囊或颗粒剂。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治疗痔疮的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为:所述药物为内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润肠通便、消炎止血,迅速愈合疮疡的作用;对内痔、外痔、内外混合痔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本发明的药物治愈总效率为95%,疗效优于其他同类产品;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痔疮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地龙,呈长条薄片状,扭曲不直,长10-20cm,宽1-2cm,头尾两端仍保持原形,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全体表具密集环节,靠前端第14-16环节有色较浅的环节,习称“白颈”;体背棕红色或灰红色,腹部浅黄棕色。体轻,壁较厚,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气腥。味微咸。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 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在《本草纲目》虫部中有40多种药用作用。地龙可以生产多种中药、西药、人、畜用药品、地龙注射液、普恩复、溶栓、百奥、抗栓、步长胶囊。也可以作为各种家禽、家畜、渔业水产品、水族宠物食品、动物性活食饵料、饲料添剂诱食剂。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时祥,未经朱时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