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导航天线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4896.9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锋;于广洋;崔相臣;李彪;任伟;徐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侧视 工作 遥感 卫星 导航 天线 布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导航天线布局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构型布局空间约束,利用整星三维模型分析,找出星体外侧可用的单机布局空间,确定单机遮挡最少的可用布局空间位置;步骤二,根据导航天线的性能和可用空间位置,开展导航天线的捕获星数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确定导航天线在星体布局位置的最优指向等。本发明解决了某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的导航天线布局问题,通过增加导航天线在常用工作模式下的可用有效视场和在轨可捕获导航卫星数量,从而提高卫星在轨的定位测速精度,减少了卫星在轨运行轨道的测量误差,为载荷天线的高分辨率成像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导航天线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升高分辨率成像质量成为卫星型号急需解决的问题,遥感卫星成像需要消除轨道测量误差的影响,一般卫星上为一种侧视工作模式在轨飞行,且成像分辨率相对不高,此时采用地面或星上测量方式可解决卫星轨道测量误差的影响,但是随着卫星双侧视工作模式、更高分辨率成像质量等任务需求的增加,为降低轨道测量误差对定位的影响,地面成像处理直接采用高精度的导航测轨数据。而导航测轨数据的精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航天线的有效视场及其可捕获导航卫星的数量。由于卫星构型布局空间的限制,星体外可供导航天线布局的空间较易受到附近的测控天线、数传天线、中继天线等遮挡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可适应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的导航天线布局设计方法来提高卫星导航天线的有效视场和可捕获导航卫星的数量,从而提高卫星接收到的导航测轨数据精度,保证卫星的成像分辨率。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导航天线布局方法,其解决了某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的导航天线布局问题,通过增加导航天线在常用工作模式下的可用有效视场和在轨可捕获导航卫星数量,从而提高卫星在轨的定位测速精度,减少了卫星在轨运行轨道的测量误差,为载荷天线的高分辨率成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适合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导航天线布局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构型布局空间约束,利用整星三维模型分析,找出星体外侧可用的单机布局空间,确定单机遮挡最少的可用布局空间位置;
步骤二,根据导航天线的性能和可用空间位置,开展导航天线的捕获星数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确定导航天线在星体布局位置的最优指向;
步骤三,根据导航天线以天线电位中心为原点的85°圆锥的约束,制作出导航天线的最大可用视场分析模型,并在整星三维模型上开展导航天线的视场遮挡分析;
步骤四,根据导航天线布局位置的机械接口和热环境约束,进行导航天线支架设计,并开展其力学分析和热分析。
优选地,所述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的在轨工作模式为绕滚动轴左右侧摆35°,绕滚动轴顺时针转动为左侧视飞行,绕滚动轴逆时针转动为右侧视飞行,且右侧视状态下为常态工作模式,左侧视状态下为机动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导航天线为BD2/GPS导航天线或者BD2/GPS双频导航天线,且导航天线的最大视场角为绕光轴85°圆锥角。
优选地,所述BD2/GPS导航天线的轴线指向与星体固定纵向轴线之间最优夹角为10°。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某双侧视工作遥感卫星的导航天线布局问题,通过增加导航天线在常用工作模式下的可用有效视场和在轨可捕获导航卫星数量,从而提高卫星在轨的定位测速精度,减少了卫星在轨运行轨道的测量误差,为载荷天线的高分辨率成像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切削本构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