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664.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王晓光;王浩鸣;满玉岩;何金;宋晓博;房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4/6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装式 插座 内部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其技术特点是:由线端套和插套构成,线端套包括楔形插子和套筒,套筒一端垂直固装在楔形插子的一侧端面上,套筒的另一端设有比导线略大的宽导口,在套筒中部设有防脱突起和紧合片;插套由套夹和槽体构成,套夹可以任意角度安装在槽体的背面;线端套的楔形插子插入在插套的槽体内,插套固定于插座面板上。本发明设计合理,其应用于室内插座,不用任何工具并可以免拧纯手动直接完成导线与插座面板的连接,为插座安装带来便利,既省力省时,又牢固可靠,还不受周围活动空间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室内电源插座面板,在连接导线与插座面板时,需要用手弯折硬导线并对准线孔后,用螺丝刀紧固,而在进行此步骤时,常会受到上方或侧方物体的阻碍视线,螺丝刀活动空间受限很难对准并发力,而家用4mm2导线质地较硬,需用手一直扶正位置造成体力消耗,经验不足者还可能线未插到孔底,有虚线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稳定且便于安装的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由线端套和插套构成,所述线端套包括楔形插子和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垂直固装在楔形插子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比导线略大的宽导口,在套筒中部设有防脱突起和紧合片;所述插套由套夹和槽体构成,所述套夹可以任意角度安装在槽体的背面;所述线端套的楔形插子插入在插套的槽体内,该插套固定于插座面板上。
所述线端套和插套采用良导体制成。
所述楔形插子为上宽下窄结构;所述槽体为上宽下窄结构。
所述防脱突起为逆向刺状物。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其应用于室内插座,不用任何工具并可以免拧纯手动直接完成导线与插座面板的连接,为插座安装带来便利,既省力省时,又牢固可靠,还不受周围活动空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插套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插套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2c是本发明的插套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3是套夹可任意角度倾斜形成三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线绝缘皮;2-铜导体;3-宽导口;4-防脱突起;5-紧合片;6-楔形插子;7-套筒;8-套夹;9-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直装式插座内部结构,由线端套和插套构成,如图1所示,所述线端套包括楔形插子6和套筒7,所述套筒一端垂直固装在楔形插子的一侧端面上,套筒的另一端设有宽导口3,该宽导口比铜导线的直径略大一点,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插入导线时更顺畅、很容易对准;在套筒中部设有防脱突起4,该防脱突起为逆向刺状物(可以是但不限于此),可以让导线往里走,但不能轻易向外脱出;在套筒中部还设有紧合片5,当导线插入时,紧合片填充了本来已经很小的缝隙,再配合刚才提到的防脱突起,使导线一旦插入较深便不可逆向拔出,铜线只能往里一直插到底,连成一体后牢固紧密,无法脱出;所述楔形插子为上宽下窄,与插套配合实现无螺丝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此,插接结构有很多)。在使用时,将导线头部的铜线绝缘皮1去掉并露出铜导体2,铜导体沿套筒宽导口插入套筒内,线端套就可直接按压并套在导线端部,实现与导线紧密结合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