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技术制备的功能糖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46352.6 申请日: 2017-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7266598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5
发明(设计)人: 钱金宏;卢晓会;钱杰瑞;钱乾;黄代勇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拜尔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K31/736;A61P3/10;A61P7/02
代理公司: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代理人: 黄启行;张璐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纳米技术 制备 功能 及其 医药 领域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纳米功能糖的方法,包含多个步骤,使得原料在粉碎筒内粉碎加工60‑180分钟,同时控制搅拌棒的转动速度为2000‑6000转/分,并且将超声波的频率控制在30k‑90kHz左右,最后在气流粉碎机内精细化30‑120分钟;最终制备出粒径为20‑40nm内的纳米功能糖,并且该纳米功能糖的分子量分布被控制在10,000‑20,000Da内。将这些纳米功能糖应用到降血糖产品中,在食用后可以明显降低降血糖,在0.5g/kg至2.0g/kg的剂量范围内,降血糖效果随剂量而提升;并且,将这些纳米功能糖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到水溶性良好的硫酸酯化衍生物,所述的硫酸酯化衍生物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细化技术,还涉及利用该技术制备的功能糖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英语:nanometre)是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符号为nm。原称毫微米,就是10-9米(10亿分之一米),即10-6毫米(1000000分之一毫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长度的度量单位。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国际通用名称为nanometer,简写nm。

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颗粒的粒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粒径<5μm的微粒可以通过肺,粒径<300nm的微粒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粒径<100nm的微粒可以进入骨髓,纳米药物更容易通过胃、肠粘膜和鼻腔粘膜,使口服、鼻腔给药、透皮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粒子的纳米化能够呈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具体表现为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效应等。

目前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又称为粉碎法,它是将固体材料由大变小,即将块状物质粉碎制得纳米粉体粒子;化学方法又称构筑法,它是由下限原子、离子、分子通过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合成纳米材料。以化学为基础之纳米粉体制造方法可以得到数纳米之粉体。但制造成本有时相当高,且不易放大,粒径分布亦较不均匀。

目前,纳米粉碎设备主要有多维摆动式高能纳米球磨机、多层次分级纳米球磨机、高速纳米粉碎机、高速剪切超细粉碎机、气流粉碎机、超声波纳米粉碎机等。

魔芋加工后精粉的主要成分为魔芋多糖,又称魔芋葡甘聚糖(KGM),魔芋多糖是已知植物胶中黏度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由葡萄糖和甘露糖聚合形成杂多糖。平均分子量为20万-200万,外形呈白色或奶油至淡棕黄色粉末,是由分子比为1:1.6的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在某些糖残基C-3上存在β(1,3)糖苷键组成的支链,主链上每32-80个糖残基有1个支链,每条支链有几个至几十个糖残基,主链上大约每19个糖残基上有一个以酯键结合的乙酰基。

魔芋葡甘露聚糖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如凝胶性、可食用性、成膜性等,故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各个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但KGM具有溶解度低、流动性差等特性,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进一步提高KGM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通常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手段对其进行降解。

目前的纳米粉碎技术多种多样,但是粉碎之后的纳米级颗粒无法精确控制其分子量,需要粉碎之后,再进行测量筛选,从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就损耗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人类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大部分人血糖越来越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基本都是具有不良反应的,并且药物价格也比较贵。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功能性多糖的研究非常活跃,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多种多糖类产品定为特定保健食品,用以防治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病症。有文献报道,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改善末梢神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吞噬作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等生理功能.因此,国际糖尿病组织(1993年)极力推荐糖尿病的膳食纤维饮食疗法。魔芋甘露次聚糖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魔芋甘露次聚糖不仅适用于健康人群,亦适用于糖尿病人长期服用,可作为防治糖尿病的保健食品和药品加以开发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拜尔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拜尔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