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6552.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陈冰海;张仕进;章伟成;曾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31205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聪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度外 骨骼 上肢 康复 机器人 | ||
1.一种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臂外骨骼式机械臂(1)、后臂外骨骼式机械臂(2)、肩部机械臂(3)、基座(4)、可移动升降平台(5);所述前臂外骨骼式机械臂(1)与后臂外骨骼式机械臂(2)固定连接,所述后臂外骨骼式机械臂(2)与肩部机械臂(3)铰接,所述肩部机械臂(3)与基座(4)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基座(4)固定在可移动升降平台(5)上;
所述前臂外骨骼式机械臂(1)包括腕部旋转握把(101)、腕部屈伸支架(102)、前臂臂托(103)、臂托杆(104)、前臂杆滑块(105)、滑块固定钮(106)、前臂杆(107)、伺服电机三(108)、肘部支座(109);所述腕部旋转握把(101)与腕部屈伸支架(102)铰接,所述腕部屈伸支架(102)与前臂臂托(103)铰接,所述前臂臂托(103)和臂托杆(104)固定连接,所述臂托杆(104)与前臂杆滑块(105)固定连接,所述前臂杆滑块(105)与前臂杆(107)直线导轨滑动连接,且滑块固定钮(106)安装在前臂杆滑块(105)上固定,所述前臂杆(107)铰接在肘部支座(109)一侧,且与伺服电机三(108)的转轴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三(108)固定在肘部支座(109)上,所述肘部支座(109)顶端孔与后臂外骨骼式机械臂(2)末端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臂外骨骼式机械臂(2)包括肘部支架(201)、肘部前缓冲连杆(202)、肘部后缓冲连杆(203)、后臂伸缩杆(204)、后臂杆(205)、伸缩杆固定钮(206)、后臂臂托(207);所述肘部支架(201)末端轴与前臂外骨骼式机械臂(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肘部前缓冲连杆(202)铰接,所述肘部前缓冲连杆(202)与肘部后缓冲连杆(203)铰接,所述肘部后缓冲连杆(203)与后臂伸缩杆(204)铰接,所述后臂伸缩杆(204)与后臂杆(205)滑动连接,且伸缩杆固定钮(206)安装在后臂杆(205)上固定,所述后臂臂托(207)铰接在后臂杆(205)侧面,后臂杆(205)顶端孔与肩部机械臂(3)末端铰接,且与伺服电机一转轴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升降平台(5)包括万向轮(501),脚轮支架(502),刹车片(503),底盘(504),气压活塞杆一(505),气压活塞杆二(506),气压活塞杆三(507),平台(508);所述万向轮(501)铰接在脚轮支架(502)中间,所述刹车片(503)与脚轮支架(502)铰接,所述脚轮支架(502)铰接在底盘(504)下方,所述底盘(504)与气压活塞杆一(505)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活塞杆一(505)与气压活塞杆二(506)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活塞杆二(506)与气压活塞杆三(507)滑动连接,所述气压活塞杆三(507)固定在平台(508)下侧,平台(508)上侧与基座(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5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