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导入液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46636.5 申请日: 2017-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713765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发明(设计)人: 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 王霞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1/06;A61H39/08;A61M3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辅助 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中药 导入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医领域,涉及一种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导入液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治疗处于缓解期脾虚的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导入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常见的发作性、肺部过敏性疾病。发作一般有季节性。大多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及粘膜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

本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过敏因素(外源性哮喘):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在吸入过敏性抗原微粒或发生感染时,均可引起发病。致敏原主要是吸入花粉、屋尘、螨、动物毛屑、工业粉尘、真菌孢子;进食鱼、蟹、虾,或接触工业染料等,亦可导致过敏。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吸入的过敏抗原,可产生多量的特异性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附着在支气管粘膜的肥大细胞及血液嗜碱粒细胞上。若患者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抗原即与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发生过敏反应,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素、缓激肽等),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与腺体分泌增加,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肺通气不畅而发困难,导致哮喘发作。(2)感染因素(内源性哮喘):由病毒或细菌,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逐渐形成和激发哮喘极为常见。致敏原来自体内,为细菌或病毒的代谢产物,故与鼻、咽、扁桃体、肺或其他感染病灶未及时清除有密切关系。但目前由感染而激发或形成哮喘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病除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外,每常与气候骤变寒冷以及精神因素有关。经神因素的性质和作用途径是复杂的,可能是大脑皮质作用于丘脑,使丘脑功能改变而导致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分泌乙酰胆碱,从而增加了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3)遗传因素:哮喘患者常有家族性和遗传性。

目前,西医治疗哮喘常用的类固醇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虽然能够改善哮喘症状。但由于耐药性的存在及不良反应的产生,常使患者对治疗本病的信心下降。在我国,针灸治疗哮喘历史悠久,方法独特多样,因其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研究表明,针灸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微循环,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另外,针灸还可以减少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其在气道内的聚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单纯的采用针灸治疗,存在治标不治本,愈后不稳定,后期疗效不持久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入辅助治疗手段来巩固治疗效果,达到既治标又治本、预后稳定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导入液及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处于缓解期脾虚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离子导入法结合中药导入液经透皮给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以使药物保持较高浓度和存留较长时间,并以不间断的方式向组织释放药物离子而发挥药物治疗作用,以巩固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达到既治标又治本、预后稳定的目的。

透皮给药已成为继口服药、注射之后的人类第三代给药方式,是本世纪初给药系统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限速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的透皮性能很差,透皮给药后,渗透速率和渗透量达不到治疗要求,所以在研究透皮给药系统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改善皮肤的透过性,提高药物透过皮肤的量。目前提高药物透皮率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归类为化学促渗法和物理促渗法两种。离子导入法作为物理促渗法中一种有效的物理方法,是在0.1mA左右的电流密度下使药物离子化,主要通过汗腺和毛囊的孔隙进入皮肤。人的皮肤是由类脂、蛋白质和水所组成。在离子电导入的情况下,电压可以改变这些皮肤成分的分子排列,从而使皮肤的渗透性发生一定的改变。皮肤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α螺旋结构的多肽,在电场下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而相邻偶极之间相互排斥的结果使之形成人为孔道,为了中和偶极矩,水分子和离子将在孔道中流动,这种现象将会导致肽类和蛋白质分子渗透性增加。由于皮肤角质层在连续电流作用下,易产生极化对抗电场,故离子导入多采用脉冲直流电,这样在通电时带电离子进入皮肤,断电时电荷从皮肤上移去,即去极化。

经申请人总结,支气管哮喘处于缓解期时,会有三种不同的分型,分别为肺虚、肾虚和脾虚。其中,脾虚患者的症候为:喘咳痰多而粘稠,咯吐不爽,痰鸣,胸脘满闷,恶心纳呆,大便不实,舌苔白滑或腻,脉滑。证候分析:脾虚健运无权,痰浊内生,留伏于肺,气道被阻,肺气失于宣降,故喘咳痰多而胸闷,痰鸣;脾为生痰之源,痰浊内停于脾胃,失于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纳呆。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征。因此,申请人针对脾虚患者的治疗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霞,未经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