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水雾吸收空气中花香成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630.X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方利国;郑歆来;扆豪哲;林俊;洪细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水雾 吸收 空气 花香 成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水雾吸收空气中花香成分的装置,包括外支撑框架、吸收室、太阳能供能机构、输液机构、储存机构、风速仪、控制电路板,所述储存机构包括缓冲罐、产品液储罐,所述缓冲罐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产品液储罐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太阳能供能机构用于供电;风速仪安装于外支撑框架的最前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外支撑框架、吸收室、太阳能供能机构、输液机构、储存机构、风速仪控制连接。本发明采用太阳能供能,同时收集飘散在空气中的花香成分,在采用洁净能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空气中花香成分的利用。同时,雾状吸收液与充分湍动的气流极大地提高了吸收效率,保证了吸收花香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涉及一种花香成分吸收装置,属实验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水雾吸收空气中花香成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花的芳香来源于植物体内合成并释放到空气中的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花香挥发成分的研究,花香挥发物主要由烷烃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组成,按照生物合成途径这些香气化合物又可分为萜烯类、苯丙酸类/苯环型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三大类。
花的芳香物质的成分不仅是植物诱引昆虫授粉,防御食草动物侵害以及参与体内各种次生代谢的重要物质,而且也会通过人的嗅觉系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一方面可以将其应用于植物培养,可作无公害防虫剂等用途;另一方面可用于化妆品、香水的制作。
然而,对花香物质的吸收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绝大多数花香物质都自由飘散在空气中,无法进行回收。现有的花香成分提取方法包括:萃取法,蒸馏法,顶空法。目前的这三种方法只能是摘取花瓣后,对花瓣中的花香成分进行提取,对飘散在空气中的花香物质无能为力。本发明是在鲜花盛开季节,利用吸收原理,对现有方法无法回收的空气中的花香物质的吸收。飘在空气中的花香与采摘的花瓣不同,无论是花香本身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基本为零,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对空气中花香成分进行吸收,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且本发明采用太阳能为动力源,只要在有阳光的地方即可安放使用,回收空气中的花香,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续航能力以及装置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耗能低,成本低,处理量大,吸收效率高,适用于吸收空气中逸散的花香成分的吸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太阳能水雾吸收空气中花香成分的装置,包括可电控移动的外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框架内的吸收室、安装于外支撑框架顶部的太阳能供能机构、输液机构、储存机构、风速仪、控制电路板,所述吸收室底部设置有可伸缩式支腿,所述吸收室的进风口设置有除尘器,出风口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吸收室内壁相对地交错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挡板,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输液机构输出端且形状与所述吸收室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吸收室横截面形状包括矩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以适应不同花香的吸收;所述吸收室内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吸气风扇、凝液器;所述储存机构包括缓冲罐、产品液储罐,所述缓冲罐安装于吸收室正下方并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产品液储罐安装于外支撑框架后方且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能机构通过电路向外支撑框架、吸收室、输液机构、储存机构、风速仪、控制电路板供电;所述风速仪安装于外支撑框架的最前方,用于观察风向以及风速、及时调整吸收室的位置;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电路分别与外支撑框架、吸收室、太阳能供能机构、输液机构、储存机构、风速仪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框式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各边均匀设置有若干向喷射器内侧喷水的喷射孔;
或者,
所述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板状主体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输液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淀粉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