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量数据的汇聚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651.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孟珍;王学志;周园春;黎建辉;赵江华;王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数据 汇聚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量数据的汇聚重建方法。本方法为:1)在每个远端通量数据观测站点对实时通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2)各远端通量数据观测站点对采集的通量数据进行元数据的抽取生成元数据文件,并将其传输到中心站点;3)中心站点检查收到的元数据文件是否已有对应的数据库表结构,如果无,则生成该元数据文件的数据库表结构;如有,则根据该元数据文件中的通量数据文件大小判断是否对该元数据文件描述的通量数据文件进行续传;如果续传,则进行4),否则,通知该元数据文件对应的远端通量数据观测站点进行文件备份并开启新文件的汇聚过程;4)中心站点接收该元数据文件的远端通量数据观测站点采集的通量数据文件,并进行数据分片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生态信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量数据的汇聚重建方法及其可视化,主要应用于生态野外台站、大气环境保护站等分布式、多监测点、多源监测数据的汇聚、重建并进一步基于特征要素的分析和可视化。
背景技术
地球系统已经进入了人类世的新时代,人类以超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姿态,利用和开发着其力所能及的各类资源,影响和干预着支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和环境系统,并且这种干扰和影响也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增大而与日俱增,已经造成了不可自我恢复或不可逆转的全球规模的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资源环境以及地球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Crutzen P J,Steffen W.2016.How long have webeen in the Anthropocene era?Climatic Change,61(3):251-257.;Zalasiewicz J,Williams M,Steffen W,et al.2010.The new world of theanthropocene.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44:2228-2231.;effen W,PerssonA,Deutsch L,et al.2011.The anthropocene from global change to planetarystewardship.Ambio,40:739-761.;Vitousek P M,Mooney H A,Lubchenco J,etal.1997.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Science,277:494-499.;GallowayJ N,Dentener F J,Capone D G,et al.2004.Nitrogen cycles:past,present,andfuture.Biogeochemistry,70:153-226.;Raupach M R,Canadell J G.2010.Carbon andthe anthropocene.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210-218.;IPCC.2007.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I,II and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Core Writing Team,R.K.Pachauri and A.Reisinger.2007.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Geneva,Switzerland,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