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719.X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姬利强;曹崇敏;李山雷;姬世岭;马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57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食用菌 培养基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菌菇种植过程中,在接种前需要对培养瓶内的培养基进行打孔,以便于后续接种,使菌种能够在培养基中深埋。在现有的培养基打孔技术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空对位,容易在打孔时导致孔位不正,导致在后期的培养中菌丝生长不正,从而导致培养瓶对菌丝的生长阻挡,进而导致出菇率低,且在培养瓶内长出的菌丝观赏性不佳;另一方面现有的打孔装置不具备培养基装瓶后的清洁功能,在培养基装瓶时培养瓶的瓶颈口内侧面总会粘带培养基,培养瓶瓶颈口内侧面粘带的培养基容易被感染,一旦此处粘带的培养基被感染很容易威胁到后期培养阶段生长的菌丝,菌丝一旦被感染也会直接导致出菇率降低,因此培养基装瓶后培养瓶瓶颈口内侧面粘带的培养基属于一个后期菌丝生长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打孔装置,以解决孔位不正、培养瓶瓶颈口内侧面粘带培养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打孔装置,本装置包括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对培养瓶内培养基打孔的打孔装置以及在打孔时放置于培养瓶正上方用于打孔装置位置限定的的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正对培养瓶的瓶口,且定位槽口径与培养瓶口径相同;所述的打孔装置在打孔时时刻处于旋转状态,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有整体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以及设置于限位柱正下方的打孔柱,所述的限位柱可穿过定位槽;
所述的限位柱上靠下位置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绕限位柱360°的环槽,所述的环槽内镶嵌设置有一个整体呈环形结构的环形毛刷。
所述的环形毛刷以刷毛尖端为边界所形成的环状直径大于培养瓶口径。
本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在打孔时在培养瓶正上方放置定位块,且在定位块上设置定位槽,在打孔装置下落过程中打孔装置的限位柱穿过定位槽,以实现对打孔装置的限位作用,时打孔柱能够正对培养瓶的中心位置,从而使打出的孔处于培养基中心位置,在后期的接种过程中能够保证在培养基中心位置接种,从而解决了出菇不正的问题;另外在限位柱上设置的环形毛刷可以在限位柱下降过程中且伸入到培养瓶瓶颈口内时,对培养瓶的瓶颈口内侧面形成一个上下刷动作用,且整个打孔装置在打孔时处于旋转状态,在限位柱下降过程中且伸入到培养瓶瓶颈口内时对培养瓶瓶颈口内侧壁形成一个动态清洁作用,能够将粘带在培养瓶瓶颈口内侧面的培养基清洁掉,从而解决瓶颈口粘带的培养基容易对菌丝造成生长威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孔装置下沉到最终位置时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打孔装置下沉到中部位置时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为安装环形毛刷时的打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打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瓶 2、打孔装置 3、定位块 4、定位槽 5、限位柱 6、打孔柱 7、环槽 8、环形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基打孔装置,本装置包括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1、对培养瓶内培养基打孔的打孔装置2以及在打孔时放置于培养瓶正上方用于打孔装置位置限定的的定位块3,所述的定位块3上设置有定位槽4,所述的定位槽4正对培养瓶1的瓶口,且定位槽4口径与培养瓶1口径相同;所述的打孔装置2在打孔时时刻处于旋转状态,所述的打孔装置2包括有整体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5,以及设置于限位柱5正下方的打孔柱6,所述的限位柱5可穿过定位槽4;
所述的限位柱5上靠下位置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绕限位柱360°的环槽7,所述的环槽7内镶嵌设置有一个整体呈环形结构的环形毛刷8。
所述的环形毛刷8以刷毛尖端为边界所形成的环状直径大于培养瓶口径。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在打孔开始之前将定位块放置于培养瓶正上方,且保证定位块上的定位槽槽口与培养瓶瓶口正对,然后打孔装置在驱动杆的作用下旋转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限位柱穿过定位块的定位槽,并最终限位柱伸入到培养瓶内,在下沉的最终状态下环形毛刷的刷毛前端正好紧顶培养瓶瓶颈口的内侧壁,在打孔装置下沉到最终位置时停顿两秒,在此期间环形毛刷对培养瓶瓶颈口的内侧面形成高速旋转刷擦清洁;最有打孔装置上抬,完成打孔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耳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