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动态组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9748.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汤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76/40 |
代理公司: | 44314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瑞;纪媛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通信 系统 及其 用户 终端 动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动态组呼的方法,该动态组呼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存储的至少一个动态组号及所述动态组号所对应的区域范围,依次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所述区域范围内,若是,则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设置为激活;若否,则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设置为去激活;当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时,从所述呼叫建立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动态组号及业务信道,并判断所述动态组号是否为激活状态,而且,在所述动态组号为激活状态时,切换到所述业务信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不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动态重组,又使得不相关的组成员不需要参与组呼业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动态组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为移动用户的生产调度和指挥等业务提供通信服务的无线电系统,其可广泛应用在公共安全、航空、港口、交通物流、救灾抢险等领域。
集群系统中发起组呼的方式包括有以下两种:(1)用户终端向预先分配的固定组发起呼叫;(2)先由调度台发起动态重组,重组成功后,动态组内终端可以向该动态组发起呼叫。
对于第一种方式,通常会出现该固定组中很多不相关的用户也参与到该组呼业务中,例如,某地发生了突发事件或灾难,需要立即通知或组织相关区域内(比如事发地点5公里范围内)的人员来紧急应对。若某个固定组共有1000个组成员,但此时该固定组中有300个组成员在相关区域以外的其它地方,没必要参与该组呼业务。这种情况下,若向该固定组发起呼叫,这300个组成员虽然为不相关人员,但是依然需要响应针对此组的呼叫,如若这300个终端分布于事发地5公里范围内的基站覆盖范围之外,那么则需要占用其他基站的业务信道资源,造成信道资源的浪费,而且,这300个组成员由于参与了该组呼业务,将影响针对其的其他业务的进行。
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动态重组是指通过空口方式将新的通话组编入用户终端的业务,所以,在动态重组流程中,基站要向每一个被重组的用户终端发送寻呼信令(C_AHOY),且每一个被重组的用户终端都需要向基站回复应答信令(C_ACKU)。当被重组的用户终端的数量较多时,这种动态重组机制使得完成全部用户终端的动态重组耗时较长,无法满足用户希望快速响应的要求,而且,需要长时间占用控制信道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动态组呼的方法,既不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动态重组,又使得不相关的组成员不需要参与组呼业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动态组呼的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存储的至少一个动态组号及所述动态组号所对应的区域范围,依次判断自身位置是否在所述区域范围内,若是,则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设置为激活;若否,则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设置为去激活;
当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时,从所述呼叫建立请求中获取其携带的动态组号及业务信道,并判断所述动态组号是否为激活状态,而且,在所述动态组号为激活状态时,切换到所述业务信道。
优选地,还包括:
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信息上报给控制装置。
优选地,在实时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控制信道上接收广播包,所述广播包包括动态组号及所述动态组号所对应的区域范围信息,并判断自身是否属于所述动态组号所对应的动态组,若是,则存储所述广播包中的动态组号及其所对应的区域范围。
优选地,将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设置为激活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是否为激活状态,若否,则将所述相应动态组号的状态更改为激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