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9951.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投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沉降 设置 拉伸 单元 使用方法 | ||
1.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底板放置于路基上,按照监测频率量测底管的管口高程;随着填土的增加,初始的底管通过管箍不断加长;
第二,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在底管上安装拉伸单元;安装时:先在底管上安装连接件,然后安装固定外管,然后在外管中插入内管,内管插入到底管中,即可完成拉伸单元的安装
拉伸单元初始安装完成时,内管上部的卡接件(6-1)插入到与外管的最下端的卡接孔中;
安装完成后,量测内管(3-3)的管口高程;
第三,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通过拉起控制构件(9-1),使得卡接件从外管的卡接孔中抽出,拉伸内管,放松控制构件,直至内管中的卡接件与外管的下一个卡接孔卡接;每次拉伸完成后,量测内管的管口高程;
具体包括:
当填土快到达外管管口时,进行第一次升管,拉起控制上部卡接件的控制构件,然后提升内管,直至上部卡接件与外管的上部卡接孔卡接;
当填土快到达内管时,进行第二次升管,拉起控制上部卡接件控制构件,然后提升内管,直至下部卡接件与外管的下部卡接孔卡接;
当填土快到达内管时,进行第三次升管,拉起控制下部卡接件的控制构件,然后提升内管,直至下部卡接件与外管的上部卡接孔卡接;
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既有沉降板包括:底板(1)、肋板(2)、与底板(1)连接的底管(3-1),底管(3-1)的顶部连接拉伸单元;
所述拉伸单元包括:外管(3-2)、内管(3-3)、底管(3-1)和外管(3-2)之间的连接件(4)、2个卡接件(6-1)、2个控制构件(9-1);
其中,在内管的上端部设置有分别与2个卡接件对应的2个控制构件;
其中,控制构件与卡接件的连接方式为:在内管(3-3)上设置有滑动槽,在滑动槽中设置有卡接件(6-1),卡接件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和绳(9-2);所述绳(9-2)的一端与卡接件连接固定在一起,其另外一端与控制构件(9-1)连接;所述控制构件(9-1)设置在内管的上端部;
上部的卡接件设置在内管的中部,下部的卡接件设置在内管的下部;
其中,内管设置上下2个卡接件(6-1);在初始状态下,内管(3-3)伸入到底管(3-1)中,且下部的卡接件的高度也设置在底管高度区域;
其中,两个卡接件的方向平行,在外管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卡接孔,所述卡接件(6-1)与卡接孔(6-2)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管(3-1)与连接件(4)采用螺纹连接,外管(3-2)与连接件(4)采用螺纹连接,底管(3-1)和外管(3-2)在连接件(4)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3-3)的顶部安装有杆顶紧固件,杆顶紧固件的设置有通孔,控制构件(9-1)螺纹连接在通孔中,旋转拉起控制构件(9-1)时通过绳(9-2)带动卡接件(6-1)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槽的表面设有孔,所述绳(9-2)穿过上述滑动槽表面的孔与卡接件连接;滑动槽为水平设置,在滑动槽中固定一滑轮,以便于绳(9-2)从竖向转为水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卡接件(6-1)的对应的活动槽的正内侧(4-1)设置孔,在活动槽的正内侧(4-1)的背面固设有滑轮(4-2),第一连接构件绕过滑轮(4-2)将卡接件(6-1)与控制构件(9-1)连接起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沉降板上设置拉伸单元的沉降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中的滑动槽的端部设置有阻挡部和开口部,卡接件(6-1)的突出部(6-1-1)能够突出于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投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城投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9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照度检测准确度的简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沉降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