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456.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贤;李国现;牛松峰;张明立;杨昱彤;郭怀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贤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土壤肥力 玉米 秸秆 还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玉米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材料,玉米秸秆渐渐被石油、天燃气等能源物质所取代;另一方面玉米单产水平在不断提高,使剩余的玉米秸秆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由于玉米秸秆缺乏简便有效的利用方法,广大农民为了节约劳动力和抢农时,往往采用在田间直接焚烧的办法来处理多余的玉米秸秆,这不仅会造成玉米秸秆养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玉米秸秆在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众多有毒气体以及大量烟雾也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玉米秸秆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秸秆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保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目前解决大面积玉米秸秆问题主要靠直接还田,尤其在北方,大量玉米秸秆连年还田对土壤生态系统已表现出诸多益处,不但有利于积累土壤有机质,而且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透性,都具有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复种指数高,倒茬时间间隔短,玉米秸秆C/N高,玉米秸秆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北方一些地区的玉米收割时期,气温一般在10~15℃,秸秆分解更是难上加难等因素,导致玉米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分解转化的周期长,难以作为当季作物的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玉米秸秆秆C/N高,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微生物分解,以及北方地区玉米收割时期气温较低,玉米秸秆分解困难,从而导致玉米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被分解转化的周期长,难以作为当季作物肥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玉米收获后收集秸秆,趁青粉碎成3-10cm的段状,得到玉米秸秆料渣;
步骤2,在收获后的玉米地挖一个窖池,挖出一部分泥土堆置在窖池的四周,踩实作为窖埂,另一部分泥土堆放在旁边备用;
步骤3,将所述玉米秸秆料渣、水、好氧降解助剂按照100-150:20-30:1的质量比加入到窖池内,混合均匀,得到好氧混合发酵物;将好氧混合发酵物在常温下发酵,发酵过程中检测发酵物温度,当温度升至60℃以上时,将混合物料翻堆,此后每隔12-24h翻堆一次,并随时检测物料的含水率,当含水率≤25%时结束发酵,得到好氧发酵产物;
其中,所述好氧降解助剂由产黄青霉菌发酵菌液、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发酵菌液、球红假单胞菌发酵液、酸性蛋白酶以及纤维素酶按照2:2: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好氧降解助剂中菌落总数为1.0×108-1.0×1011cfu/mL;
步骤4,按照所述好氧发酵产物:畜禽粪便:厌氧降解助剂为150-200:40-50:1的质量比往窖池内添加畜禽粪便和厌氧降解助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厌氧混合发酵物,在厌氧混合发酵物上覆盖备用泥土,发酵10-15d,当厌氧混合发酵物变软且呈黑褐色时结束发酵,得到厌氧发酵产物,所述厌氧发酵产物即为玉米秸秆有机肥;
其中,所述厌氧降解助剂由厌氧降解菌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草木灰按照80-100:5-10:3-5: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厌氧降解菌剂是由沼气发酵池取样接种于产甲烷菌培养基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以及驯化后得到,并且所述厌氧降解菌剂中菌落总数为1.0×108-1.0×1011cfu/mL;
步骤5,将步骤4的玉米秸秆有机肥从窖池中挖出还田,按照400-500kg/亩的施用量将玉米秸秆有机肥均匀撒施在田间作为基肥使用,撒施完毕后对田块进行翻耕即可。
优选的,所述窖池的尺寸为长2-3m、宽1.5-2m、深1-2m。
优选的,所述畜禽粪便为鲜鸡粪、鲜猪粪、鲜牛粪、鲜羊粪、鲜马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覆盖于窖池内厌氧混合发酵物上的泥土的厚度为10-15cm。
优选的,每升所述产甲烷菌培养基由下述组分组成:0.4g磷酸氢二钾、2.0g氯化镁、0.4g磷酸二氢钾、1.0g酵母浸入液、1.0g氯化铵、2.0g乙酸钠、0.2g氯化钾、2.0g氯化钠、10mL微量元素溶液,余量为无菌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贤,未经何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芋头增产肥料
- 下一篇:火棘果的生态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