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501.8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贤;庞瑞杰;马占宽;郭怀营;宋淑娜;李国现;牛松峰;张明立;杨昱彤;王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贤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秸秆 还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秸秆还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减少化肥需求、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北方,玉米秸秆还田已经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现有玉米秸秆还田只注重秸秆还田后肥力的增加,却忽略了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导致病虫害加重。如在北方,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加重,在南方则小麦全蚀病加重;大豆秸秆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虫害率提高。
因此,现有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如何减小玉米秸秆还田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提高秸秆还田效果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方法,所述玉米秸秆还田步骤如下:
(1)收获玉米后及时利用后挂喷洒装置的玉米收割机将玉米秸秆粉碎,粉碎过程中所述喷洒装置同步在粉碎后的秸秆上喷施适量石灰;
(2)秸秆粉碎一天后将粉碎后的秸秆摊匀于田间,秸秆铺摊厚度不超过 3cm;
(3)利用喷雾装置在粉碎的秸秆表面喷洒秸秆杀菌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所述秸秆杀菌剂用量为每亩1-1.5kg,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用量为每亩40-50kg;
(4)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保证旋耕深度在15cm以上,使秸秆、杀菌剂、氮磷钾复合肥和土壤充分接触;
(5)对田地进行镇压保墒,压实土壤,减少土壤空隙。
优选地,步骤(1)中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5cm。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多菌灵或戊唑醇。
优选地,所述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浓度为800-1000倍。
优选地,所述多菌灵的浓度为800倍。
优选地,所述戊唑醇的浓度为900倍。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可及时杀死秸秆带来的病菌,减少玉米秸秆还田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2、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提高作物产量;
3、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达到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方法,玉米秸秆还田步骤如下:
步骤一:收获玉米后及时利用后挂喷洒装置的玉米收割机将玉米秸秆粉碎,粉碎过程中喷洒装置同步在粉碎后的秸秆上喷施适量石灰,粉碎过程中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5cm。
步骤二:秸秆粉碎一天后将粉碎后的秸秆摊匀于田间,秸秆铺摊厚度不超过3cm;
步骤三:利用喷雾装置在粉碎的秸秆表面喷洒秸秆杀菌剂和氮磷钾复合肥,秸秆杀菌剂用量为每亩1-1.5kg,氮磷钾复合肥用量为每亩40-50kg,本实施例中杀菌剂为浓度800倍的多菌灵;
步骤四: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保证旋耕深度在15cm以上,使秸秆、杀菌剂、氮磷钾复合肥和土壤充分接触;
步骤五:对田地进行镇压保墒,压实土壤,减少土壤空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贤,未经何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盐碱地绿化用低压直流电驱盐方法
- 下一篇:改良螯合剂淋洗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