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过滤式机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2565.X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锦文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B03C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 磁性吸附装置 隔板 机油滤清器 多级过滤 机油 室内 壳体内腔分隔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过滤效果 使用寿命 吸附过滤 腔室 过滤 堵塞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过滤式机油滤清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磁性吸附装置、第二磁性吸附装置、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磁性吸附装置、第一滤芯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磁性吸附装置、第二滤芯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第三滤芯设置在第三腔室内。本发明利用第一磁性吸附装置、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二磁性吸附装置、第三滤芯对机油进行多次反复吸附过滤,能够提高过滤效果,能够完全过滤掉机油中的有害杂质,降低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发生堵塞的风险,延长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过滤式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是依靠单一纸滤芯孔拦截过滤出机油中有害杂质来实现其功能的,其滤纸的微孔越小,过滤效果就越好,但机油通过能力就越差。因此,需要解决在同一滤纸微孔上既能滤除最小颗粒的杂质,又能使供给发动机足够量的机油也能由此微孔通过这一矛盾。经国家内燃机工业协会滤清器分会,市场上最好的机油滤清器,也只能设计到滤除机油中60%杂质的能力,这是经过千百次实验后得出的最大过滤值。在实际使用中,还有40%的有害杂质,不能被纸滤芯有效滤除,在这40%杂质中,由于铁磁性杂质相对细小而坚硬,所以以铁磁性杂质居多,它对发动机损害也就最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过滤式机油滤清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级过滤式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磁性吸附装置、第二磁性吸附装置、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其中:
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上设有进油口,第二端盖上设有出油口;
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沿壳体轴向间隔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导油孔,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导油孔;
第一磁性吸附装置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一磁性吸附装置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第一环形过滤网,两个第一环形过滤网之间的间隙内分布有第一磁性毛束;
第一滤芯设置在第一磁性吸附装置内,第一滤芯、第一磁性吸附装置将第一腔室分隔成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与进油口连通;
第二磁性吸附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第二磁性吸附装置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第二环形过滤网,两个第二环形过滤网之间的间隙内分布有第二磁性毛束;
第二滤芯设置在第二磁性吸附装置内,第二滤芯、第二磁性吸附装置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第四过滤腔、第五过滤腔、第六过滤腔,第六过滤腔通过第一导油孔与第三过滤腔连通;
第三滤芯设置在第三腔室内,第三滤芯将第三腔室分隔成第七过滤腔、第八过滤腔,第七过滤腔通过第二导油孔与第四过滤腔连通,第八过滤腔与出油口连通。
优选的,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过滤腔、第五过滤腔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旁通阀。
优选的,第二隔板上设有连通第六过滤腔与第八过滤腔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第二旁通阀。
优选的,第一导油孔靠近第六过滤腔一侧设有第一回流抑制件。
优选的,第一回流抑制件包括第一碟形抑制片和第一弹簧,第一碟形抑制片的碟形开口朝向第一隔板且第一碟形抑制片的直径大于第一导油孔的直径,第一隔板靠近第六过滤腔一侧设有与第一导油孔同轴布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碟形抑制片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槽连接。
优选的,第二导油孔靠近第七过滤腔一侧设有第二回流抑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锦文,未经冯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纤维素基纳米多层自组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