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方法及其热锻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4514.0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雕铸锻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B21K7/12 |
代理公司: | 21235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文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632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履带 方法 及其 锻模 | ||
1.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坯料(1)置于中频感应炉内透热,温度控制在1150±30℃;
b.将透热后的坯料(1)去除氧化皮;
c.充分预热热锻模具,热锻模具温度维持在200-300℃;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为凹模,下模为凸模,凹槽(5)沿下模预锻型腔(6)纵向中心线设置在下模预锻型腔(6)中的凸起部分上;
d.坯料(1)为圆料或者方料,将去除氧化皮后的坯料(1)通过下模凹槽(5)定位放入下模预锻型腔(6)内,上模下行打击坯料(1),预锻成型;
e.上模上行,下模预锻型腔(6)的预锻顶出杆顶出预锻件(2);
f.将预锻件(2)移到下模终锻型腔(7)内,上模下行打击预锻件(2),终锻成型;
g.上模上行,下模终锻型腔(7)的终锻顶出杆顶出终锻件;
h.终锻件切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坯料(1)放入氧化皮清理机中去除氧化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料在压力机上进行倒棱。
4.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方法中的热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开设有上模预锻型腔(11)、上模终锻型腔(10),上模的四周设有上模锁扣(9);下模开设有下模预锻型腔(6)、下模终锻型腔(7),下模的四周设有下模锁扣(8);上模预锻型腔(11)与上模终锻型腔(10)平行并列排布,下模预锻型腔(6)与下模终锻型腔(7)平行并列排布;上模预锻型腔(11)、上模终锻型腔(10)、下模预锻型腔(6)、下模终锻型腔(7)的周边均设有飞边槽;下模预锻型腔(6)内设有预锻顶出孔(3)、凹槽(5),下模终锻型腔(7)内设有终锻顶出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预锻型腔(11)、上模终锻型腔(10)、下模预锻型腔(6)、下模终锻型腔(7)的飞边槽的桥部高度为6mm,桥部宽度为16mm,仓部高度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预锻型腔(11)、上模终锻型腔(10)、下模预锻型腔(6)、下模终锻型腔(7)的仓部共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预锻型腔(6)内设有四个预锻顶出孔(3),预锻顶出孔(3)为倒圆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履带板的热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终锻型腔(7)内设有四个终锻顶出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雕铸锻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雕铸锻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5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