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活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4712.7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活 种子 生活力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活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人工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主产于湖北、甘肃等省,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市场上流通的独活种子多为农户分散生产,质量层次不齐,为此我们曾使用发芽率、千粒重、净度、含水量四个指标,制定了独活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目前还没有独活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技术,只有独活种子萌发率的测定方法。但独活种子萌发试验需要1个月时间,周期较长,同时独活种子不耐贮藏,种子质量随储藏时间的变长而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独活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活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染色前处理:将独活种子浸泡在清水中8-12小时,滤出备用;
S2、染色:沿种子背部中线进行纵切,将胚和胚乳均分成两部分,选取其中一部分,放入由磷酸缓冲液配置的,浓度为0.6%-1%的TTC溶液中,于25摄氏度-45摄氏度恒温条件下染色,染色时间为50分钟;
S3、染色结束后,用自来水冲洗种子2或3次,立即观察种胚着色情况,判断种子有无生活力,判断标准为:
胚发育良好、完整、整个胚染成鲜红色;子叶有小部分坏死,其部位不是胚中轴和子叶连接处;胚虽有小部分坏死,但其他部位完好的,为有生活力种子;其他均为无活力或死种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独活种子质量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便于独活种子流通中与生产中的种子质量快速鉴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根据独活种子生活力推测独活种子的萌发率公式为:萌发率=((有生活力的种子百分比*0.73-0.0016)±0.04)*100%。
实施例1
2017年2月5日21点,取来自巴东水布垭镇杨家垭村的独活种子4g,放入盛有100毫升自来水的烧杯中浸泡。
2017年2月6日8点,将浸泡的独活种子滤出,放在吸水纸上,随机选取独活种子150粒,分为3组,每组50粒;用解剖刀将独活种子沿种子背部中线进行纵切,将胚和胚乳均分成两半,选取其中一半,丢弃另一半;切好后分组放入由磷酸缓冲液配置的,浓度为0.6%、温度为35摄氏度的TTC溶液中,于35摄氏度恒温条件下染色。
50分钟后,滤出独活种子,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次,立即观察种胚着色情况,判断种子有无生活力。
三组有生活力的种子数量分别为24颗、26颗、30颗,平均生活力为53.3%。
生活力测定结束后,将剩余的种子在75%酒精中消毒2.5分钟,后进自来水冲洗3次,再随机选取150颗,至于三个放有3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50粒;将培养皿置于25摄氏度恒温光照培养箱中,每日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2500Lux;每天检查培养皿,保持滤纸湿润,并统计种子萌发数量。
2017年3月7日,萌发试验结束,三个培养皿的独活种子萌发率分别为32%、38%、36%,平均萌发率为35.3%。
这批独活种子的生活力为53.3%,推测萌发率为:((53.3%*0.73-0.0016)±0.04)*100%=38.75%±4%;实测萌发率为35.3%。
实施例2
2017年2月9日22点,取来自甘肃华亭县马峡镇蒋庄新村的独活种子4g,放入盛有80毫升自来水的烧杯中浸泡。
2017年2月10日8点,将浸泡的独活种子滤出,放在吸水纸上,随机选取独活种子150粒,分为3组,每组50粒;用解剖刀将独活种子沿种子背部中线进行纵切,将胚和胚乳均分成两半,选取其中一半,丢弃另一半;切好后分组放入由磷酸缓冲液配置的,浓度为0.8%、温度为45摄氏度的TTC溶液中,于45摄氏度恒温条件下染色。
50分钟后,滤出独活种子,用自来水冲洗种子3次,立即观察种胚着色情况,判断种子有无生活力。
三组有生活力的种子数量分别为20颗、22颗、19颗,平均生活力为4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误踩油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副仪表板与仪表板本体前端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