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5057.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扫风式 汽车 除霜 风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除霜领域,特指一种能自动扫风的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挡风玻璃除霜出风口的格栅是固定不动的,导致汽车挡风玻璃除霜热风覆盖面积有限,影响除霜效率,同时造成汽车油耗升高;如现有技术201210263906.3中公开了一种除霜除雾出风口叶片角度调节系统,其中包括出风口装置和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出风口装置包括出风口框架以及活动安装在出风口框架内的叶片;现有技术虽然能判断驾驶员的人体百分位,自动调节叶片的出风角度,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叶片是通过凸轮驱动挺杆带动拨杆在开口滑槽内来回移动变化出风角度的,长时间使用后拨杆与叶片的连接处容易断裂,导致无法使用;
(2)由于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是安装在出风口装置外侧的,导致现有装置只能从汽车仪表板内部安装到出风口内,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且维修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能直接从汽车仪表板外部安装到出风口内,从而便于拆装和维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包含出风口框架、多片平行且活动安装在出风口框架内的导风叶片、设置在出风口框架内驱动多片导风叶片往复摆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出风口框架内的电机、设置在出风口框架内壁上可水平滑动的连杆、通过电机驱动可带动连杆水平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多片所述导风叶片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出风口框架插接的长销,且同一侧均设置有与连杆插接的短销;所述出风口框架的上端边沿设置有限位凸边。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边的下端设置有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出风口框架内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竖直设置在连杆一端的滑槽;所述从动齿轮的边缘处设置有置于滑槽内的滑销。
优选的,所述长销分别设置在导风叶片两侧的中部,短销设置在导风叶片的下部,驱动装置设置在出风口框架内的一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不仅能实现自动扫风功能,增大汽车挡风玻璃的除霜面积,且能直接从汽车仪表板外部安装到出风口内,从而便于拆装和维修,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风口框架;11、限位凸边;2、导风叶片;21、长销;22、短销;3、驱动装置;31、连杆;32、滑槽;33、从动齿轮;34、主动齿轮;35、电机;36、滑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扫风式汽车除霜出风口装置,包含出风口框架1、多片平行且活动安装在出风口框架1内的导风叶片2、设置在出风口框架1内驱动多片导风叶片2往复摆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设置在出风口框架1内的电机35、设置在出风口框架1内壁上可水平滑动的连杆31、通过电机35驱动可带动连杆31水平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多片所述导风叶片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出风口框架1插接的长销21,且同一侧均设置有与连杆31插接的短销22;所述出风口框架1的上端边沿设置有限位凸边11;使用前,由于导风叶片2和驱动装置3均安装在出风口框架1内,所以本装置可直接从汽车仪表板外部安装到出风口内,并通过限位凸边11定位,从而便于拆装和维修;使用时,多片导风叶片2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能往复摆动,实现自动扫风功能;所述限位凸边11的下端设置有胶粘剂,在不需要打孔的前提下能快速将本装置固定在汽车仪表板上;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35输出端的主动齿轮34、设置在出风口框架1内与主动齿轮34啮合的从动齿轮33、竖直设置在连杆31一端的滑槽32;所述从动齿轮33的边缘处设置有置于滑槽32内的滑销36,通过电机35驱动主动齿轮34带动从动齿轮33转动,使得滑销36带动连杆31水平往复运动;所述长销21分别设置在导风叶片2两侧的中部,短销22设置在导风叶片2的下部,驱动装置3设置在出风口框架1内的一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人保护装置与行人保护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部窗户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