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5377.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汲;盛建国;余文达;吴晓金;张子鑫;郭永春;汤继俊;蔡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K3/02 | 分类号: | B27K3/02;B27K5/04;B27K3/20;B27D1/00;B32B9/00;B32B9/04;B32B21/10;B32B21/04;B32B15/10;B32B15/20;B32B7/12;B32B33/00;B32B38/08;B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酰化 阻燃 防辐射 碳纤维 复合 木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木板为分体结构的板层结构体,包括普通木板Ⅰ(1)、防辐射结构层(2)、碳纤维层(3)、硬木板(4)和普通木板Ⅱ(5),通过将普通木板Ⅰ(1)、硬木板(4)和普通木板Ⅱ(5)采用碱液浸没预处理,磷酰化处理和干燥,依顺序将所述普通木板Ⅰ(1)通过第一木胶层(6)与所述防辐射结构层(2)压合连接,所述防辐射结构层(2)通过第一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层(7)与所述碳纤维层(3)压合连接,所述碳纤维层(3)通过第二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层(8)与所述硬木板(4)压合连接,所述硬木板(4)通过第二木胶层(9)与所述普通木板Ⅱ(5)压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层(7)和第二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层(8)所用的阻燃防辐射胶粘剂,按质量份由10~15份丙烯酸酯聚合物、15~30份聚酯多元醇、15~35份聚醚多元醇、5~10份增粘树脂,10~30份聚酰亚胺,0~8份纳米氧化钆,2~10份纳米氧化钐,5~20份纳米二氧化钛,10~20份纳米四氧化铁,2~4份氧化铋,20~50份硫酸钡,20~60份氢氧化镁,10~50份纳米碳包镍和2~5份硅烷偶联剂组成,通过在80~120℃温度环境下混合、搅拌均匀而制得;所述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普通木板Ⅰ、Ⅱ(1、5)和硬木板(4)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碱液将其完全浸没24~48h,水洗后在100~120℃下进行蒸汽干燥,抽真空至100~200Pa,得到含水量为8~15%的普通木板Ⅰ、Ⅱ(1、5)和硬木板(4);
步骤2、采用磷酰化试剂浸没步骤1得到的普通木板Ⅰ、Ⅱ(1、5)和硬木板(4),升温至100℃,加压至1MPa,维持20~30min,卸压、卸磷酰化试剂,水洗后抽真空至100~200Pa,在100~120℃下进行蒸汽干燥,得到含水量为5~10%的普通木板Ⅰ、Ⅱ(1、5)和硬木板(4);
步骤3、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木胶将步骤2得到的普通木板Ⅰ(1)与片状的防辐射结构层(2)胶粘,压合,得到防辐射结构复合木板;
步骤4、在常温常压下,采用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将步骤3得到的防辐射结构复合木板与片状的碳纤维层(3)胶粘,压合,得到碳纤维复合木板;
步骤5、在常温常压下,采用阻燃防辐射胶粘剂将步骤4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木板与硬木板(4)胶粘,压合,再采用木胶胶粘剂将步骤2得到的普通木板Ⅱ(5)胶粘,压合,得到磷酰化阻燃防辐射碳纤维复合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木板Ⅰ(1)和普通木板Ⅱ(5)为厚度0.1~5cm的木质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木板(4)为厚度0.5~5cm的水曲柳、槐木、柚木、花梨、紫檀、柳安、橡木、美国白杨、西非樱红木、西非梨木、榉木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结构层(2)为层厚0.1~2mm的片状体,材质为铝箔、铜箔、银箔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3)为层厚0.01~0.2mm的片状体,材质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酚醛基碳纤维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液为浓度为0.2~1%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酰化阻燃防辐射型碳纤维复合木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酰化试剂为过饱和浓度10~20%的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三铵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3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棉花壳着色性能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