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灌注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5415.4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敬尚;操海滨;王义;黄英才;田仓米;朱秀莉;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桩 大直径灌注桩 圆形区域 潜孔锤 钻头 钻进 施工 地下施工技术 施工进度 硬质底层 集束式 标注 连通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灌注桩的方法,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本方法先通过安装有直径为d2的第一钻头的潜孔锤在标注好的圆形区域内钻进多个第一钻孔,在此基础上,更换直径为d3(d3大于d2)的第二钻头,再次在圆形区域内钻进多个第二钻孔,此时,多个第二钻孔和多个未被扩大的第一钻孔相互连通,形成指定直径的灌注桩钻孔。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硬质底层中大直径灌注桩施工进度缓慢以及集束式潜孔锤施工大直径灌注桩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灌注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施工通常使用钻机驱动钻头在底层钻孔,然后在孔中放钢筋笼、灌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成为灌注桩,但常规灌注桩在施工至硬质地层时,施工进度会非常慢,成孔质量不易确保,进入入岩层时主要采用冲击锤法、牙轮钻法、旋挖切割法。现状三种方法的缺点:冲击锤法:功效过慢,沉渣太厚不易清孔;牙轮钻法:牙轮钻头价格高、施工进度慢,旋挖法:需要大型旋挖,价格高、场地要求高,功效一般。
此外,对于一些小直径的灌注桩,还使用潜孔锤进行冲击打孔,潜孔锤具有在硬质岩层高效率打孔的功能。以气动潜孔锤为例,其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一种潜孔锤,它产生的冲击功和冲击频率可以直接传给钻头,然后再通过钻机和钻杆的回转驱动,形成对岩石的脉动破碎能力,同时利用冲击器排出的压缩空气,对钻头进行冷却并将破碎后的岩石颗粒排出孔外,从而实现了孔底冲击回转钻进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潜孔锤的规格最大直径也不超过300mm,面对需求直径为800mm等大直径的灌注桩,单个潜孔锤无法完成施工,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集束式(组合式)潜孔锤来施工大直径灌注桩,但其制造难度大,易出质量问题,制作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灌注桩的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在硬质底层中大直径灌注桩施工进度缓慢以及集束式潜孔锤施工大直径灌注桩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灌注桩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需要施工灌注桩的表面标注出直径为d1的圆形区域,d1为需要成孔的最大直径;
S2:在所述圆形区域上固定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潜孔锤上安装直径为d2的第一钻头,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板对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进行套钻,使在所述圆形区域内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钻孔,其中,d2小于d1;
S3:拆除所述第一定位板,并在所述圆形区域上固定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第二通孔,在潜孔锤上安装直径为d3的第二钻头,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板对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位置进行套钻,使在所述圆形区域内形成多个第二钻孔,其中,d3大于d2,d3小于d1;
S4:拆除所述第二定位板,当多个所述第二钻孔和第一钻孔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直径为d1的钻孔时,代表施工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潜孔锤为气动潜孔锤。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潜孔锤为反循环气动潜孔锤。
进一步的;在S2和S3步骤中,还包括用于施工湿孔的泡沫灌注装置,所述泡沫灌注装置与所述气动潜孔锤的送风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钻头的直径d2为100-120mm,所述第二钻头的直径d3为240-26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钻头的直径d2为110mm,所述第二钻头的直径d3为25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钻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钻孔的数量;
当进行步骤S3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钻孔同轴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炮孔孔口保护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液压机械复合无级传动装置